首页 > 理财

成立44年、最高时月入10亿 只干一件事:坑人

发布时间:2018-11-06 08:57:35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2017年12月26日,日本生命公司结束了“生命”,宣告破产。

  在此之前,这家公司一度风光无比,最辉煌时月营业额高达10亿元,无数老年人趋之若鹜。

  但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尤其是这些老人的子女,将这家公司视为过街老鼠,闻其破产,无不拍手称快。

  这究竟是一家什么公司,让人如此爱恨交加?

  01

  在其官网上,日本生命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成立44年,是一家替代医疗设备制造公司,主营磁性保健床垫、磁性治疗仪等100多种“高科技”保健产品,创业理念是“从根本上解决身体烦恼”。

  打着“高科技”的幌子,自封为替代医疗产业先驱,日本生命公司将自己塑造为一个高科技公司的形象,其创始人山口隆祥甚至还出过一本介绍健康理念的书。

  而事实上,这不过是一家挂羊头卖狗肉,以“高科技”保健品为诱饵,专骗老年人的传销公司。

  传销起源于50年代的美国,60年代后传入日本,并在日本经济高增长的带动下,得到疯狂发展,尤其是“天下第一家会”,全盛时会员多达180万,占到日本人口的2%。

  70年代初,石油危机爆发,日本经济陷入萧条,各公司为了生存,开始试行传销,使得传销在日本疯狂滋长。日本生命公司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与天下第一家会空手套白狼不同,日本生命公司以“高科技”保健品为幌子,更具隐蔽性。

  渴望健康,是每一个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保健品很好地迎合了这一心理,也因此保健品成了传销的“重灾区”。

  为了推销公司的保健品,日本生命派出大量的地推专员,对老年人社区进行地毯式轰炸,邀请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包括泡温泉、按摩……借机与老年人拉近关系,消除其顾忌,再一步步将他们引入圈套。

  面对老年人,地推专员极尽口舌之能事,夸大产品功效,诱导对方购买磁性保健床垫等产品。这只是第一步。

  之后,地推专员会劝说老年人“认购”其保健产品,声称将把产品租赁给其他老人使用,并承诺每年给予投资者6%的收益,而这远高于当时日本银行业的基准利率

  另外,会员向亲朋好友推销,拉人头成下线后,每年还可获得6%的宣传费。

  当时日本经济形势不好,钱放在手里贬值,日本生命为每个渴望发财的老年人编织出一个“美梦”,再利用糖衣炮弹,击溃老年人的心理防线。

  无数老年人成为他们的猎物,争相拿出自己的保命钱做“投资”,并拉亲朋好友加入。

  而日本生命公司宣称的“认购分红”,其实并非源于保健品的租金收益,而是靠不断吸引新的认购者,拆东墙补西墙,是典型的庞氏骗局。

  任何一个庞氏骗局,终有爆掉的一天。随着投资者越来越多,日本生命的财务窟窿也越来越大。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0月,一共有6855人签订了“借主”合同,累计支付1714亿日元(约合99亿元人民币),人均2500万日元。受骗者多为老年人,其中约5100多人超过70岁。

  与此同时,日本生命公司的负债总额高达2405亿日元(约合118亿元人民币),在日本类似的“骗子公司”中,负债额高居第二。

  巨额债务之下,日本生命公司终因支票无法兑现、银行关闭其账户而宣告破产。对此,大量日本网友称其罪有应得。

  公司破产后,最可怜的是那些被骗的老年人。有受害者在朋友劝说下入坑,两年内买入200万日元保健产品。得知公司破产的消息后,她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无助:“那是我所有的养老金,都没了。”

  而这相对于成千上万的受骗者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

  02

  和日本一样,传销在中国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很多人不知的是,将传销这个“恶魔”带入中国,并坑害了无数家庭的,正是这家叫做日本生命的公司。

  上世纪80年代,针对日益猖獗的非法传销行为,日本政府修订了《无限连锁会防止法修正案》,为处罚非法传销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这部法律重创了传销业,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后果:在日本政府的严厉监管下,日本生命公司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中国。

  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作为前沿阵地的深圳,吸引着四海八荒、怀揣梦想的个人和公司前来“掘金”。其中就包括日本生命公司。

  由于刚开始接触市场的概念,很多中国人对于传销这种“多层级收入”的新颖模式,几乎毫无抵抗力。而日本生命公司也因此俘获了一批渴望获得财富的人。

  同样一张磁性保健床垫,在中国的市场价比日本高出3倍,依旧难挡人们的热情。很快日本生命公司的入会者就遍布大江南北。

  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刺激下,日本生命公司决定更进一步,于1993年在深圳成立合资公司,并取了一个很讨好国人的名字:日宝来福。

  当然,事后证明,来的根本不是什么福,而是祸。

  为了迅速扩大传销网络,日本生命公司将目光对准了大学校园。在他们眼中,象牙塔里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却又有狂热的发财梦,跟老年人一样容易骗。

  扩张的手段之一,就是在大学里设立奖学金,以此来骗取大学生对公司的好感和信任。但设立奖学金只是幌子,其真实目的是拉人入伙。

  日宝来福把入会门槛提得很高,凡入会都要购买一张高达15000元的磁性保健床垫,其实际价值仅3000元。

  尽管如此,在“发财梦”的诱导下,还是有一大批学生加入,他们东挪西借,甚至借高利贷入会。仅一年多时间,日宝来福就发展了3万多下线,还在很多城市成立了分公司。

  在最巅峰的1996年和1997年,日宝来福每个月进账超过10亿元。据说,有传销商一个月就从其发展的下线业绩分红中拿到了200万,而当时普通人的工资只有几百块。

  在日宝来福的带动下,国内传销组织不断涌现,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结果就是和日本一样,政府很快出拳整治。日宝来福生意最红火的1997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并施行了《传销管理办法》。

  大环境的逆转,将昔日风光无比的日宝来福送下了神坛。

  1997年9月,日宝来福上海分公司因非法传销被处罚,听闻风声的下属传销商,聚集了两三百人前往上海分公司要求退货。

  他们有的睡在分公司门口,有的难抑愤怒,开始打砸。最终,日宝来福不得不收回300多个床垫,退还全部100多万货款。

  这只是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此后,多家传销商被罚,事情越闹越大。

  1998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一纸“红头文件”将传销打入了死牢。

  日宝来福等传销机构遭到致命打击,其日本负责人携款潜逃,整个传销网络陷入瘫痪。

  直至此时,无数深陷其中的传销人才幡然醒悟,但为时已晚。

  03

  日宝来福虽然撤离了中国,但作为第一家在中国从事传销的公司,却播下了罪恶的种子。

  在他们走后,其传销方式和手段被众多后来者模仿,甚至推陈出新,继续对普通人尤其是老年人行骗,严重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

  数据显示,2005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