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外资布局中国再提速 “洋私募”整装待发

发布时间:2018-11-09 20:22:28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今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的一次次“脉动”已经逐渐显现出了外资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有多位资深的市场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据他们观察,在今年震荡调整、主要存量博弈的的行情中,增量资金部分北上的外资占了很大比例。

  此前,MSCI计划将A股权重从5%提升至20%的消息在市场中掀起不小的波澜。

  据记者随后了解,实际的提法应该是提升A股权重的提案已于2018年9月公布,目前仍在评议当中,MSCI方面尚无关于这一提案是否通过的确切意见。按照计划,MSCI将在2019年2月28日或之前发布提案是否通过的信息。不过,尽管如此,市场还是广泛认为,此次提升纳“A”比重的概率较大。MSCI今年9月发布的权重提升提案报告也显示,在A股纳入之后,投资机构参与情况“异乎寻常”地好。

  毋庸置疑,A股纳入MSCI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后,将促进更多的境外资金流入到A股市场,乃至境内整个资本市场。据业内人士推测,从5%到20%的增量即有望带来超过600亿美元的外资入市。

  “入摩”效应

  早在今年9月末,明晟曾就进一步提高中国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展开咨询,在其公布的路线图中,建议将A股的纳入因子由目前的5%提高至20%,分别在明年5月和8月的MSCI例行评审中实施。

  11月7日,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招商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经理白海峰就此分析表示,这说明境外机构投资者目前对A股非常看好,虽然还没有确定提高的消息,但从现状推测,境外机构对提高比例应该是达成了共识,这将促使纳入比例提高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富达国际基金经理周文群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MSCI宣布将就大幅提高A股纳入因子比例至20%进行咨询,在他们外资机构看来,是颇具实质性意义的一件大事。“远快于我们预期的2019年纳入比例提升到10%的节奏,如果成行将可能为A股市场带来超过600亿美元资金”,他说,A股国际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投资者的参与度也随之大幅提升,2015年以来,北向资金流入金额已经从占比2%提升到了目前的近 10%,这也有助于A股市场的成熟和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从MSCI今年9月份发布的公告中可以看出,明年5月份创业板一些个股也可能会被添加到符合条件的证券交易所分部清单,这对于创业板股票,乃至整个A股市场的成长性股票来说都是一个重要利好。有券商人士认为,此项将吸引境外资金增配创业板,以及创业板ETF等。

  当然,也有包括部分外资机构在内的投资者持有保守意见。记者了解到,他们认为单纯的资金面因素不会过分影响市场走向,未来A股走势仍将以基本面因素为牵引,而食品饮料、家电等拥有良好现金流和健康资产负债水平的行业还是最受外资青睐,可能最先受惠的标的。

  外资回流

  在十一小长假后,受美股大跌影响,A股市场也骤然陷入深度调整,上证综指在短短10个交易日内就跌去了10%。其间资金流向显示,沪深港通北向交易连续出现了较大的净流出,据统计,这10天里合计净卖出近190亿元,即平均每天净卖出近19亿元。更为直观的反应是,此前沪股通、深股通重仓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贵州茅台等股票纷纷大幅下跌。

  11月8日,上海一家公募基金的权益投资总监指出,从他们投研团队跟踪的情况看,十一假期过后外资资金快速流出,是杀跌的主要力量,但也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当10月下旬A股开始逐渐企稳后,他们回流的速度也飞快。

  这一点,沪深港通近期的交易数据亦有体现。统计显示,10月31日-11月2日,上证指数一口气上涨4.22%,而同期,沪深港通北向交易净流入资金合计达到了316.16亿元。

  富达国际基金经理周文群对此的解释是,自今年10月份以来,由于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海外市场出现了一次大幅波动,A股也未能幸免。“但是这是短期的,长期来看,目前情况不会改变海外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投资热情。也许短时间内 A股市场依然无法完全摆脱消极情绪,但在此下行周期中,考虑到A股市场已经消化了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其表现应该会优于美股”,他认为,中国仍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和吸引力,他们长期看好A股市场,并且现在维持着几乎满仓的操作。

  私募布局

  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信息显示,富达国际旗下在境内成立并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记的富达利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备案成立了3只产品,其中2只债券类,1只股票类。

  而无独有偶,就在11月5日,另一家外资私募元盛资本在中国境内的独资公司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