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市公司商誉减值致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让市场越来越关注这一话题,而且这一现象仍在加剧:继2016年年底突破万亿元后,A股商誉在今年三季度末再创历史新高。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三季报数据,A股上市公司商誉达到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18%、环比增长4.05%,在A股历史上首度突破1.4万亿元。
就个股来看,有41股的商誉规模超50亿元,有9股的商誉规模超100亿元。
更重要的是部分个股商誉占资产的比例高居不下。据统计,有149股商誉占资产的比例超30%,64股商誉占资产比例超40%,21股商誉占资产比例超50%,星普医科、顺利办、众应互联、高升控股和迅游科技等5股的商誉占资产比例超60%。
同时,有18家公司的商誉超过所有者权益,4家公司的商誉是所有者权益的2两倍以上。令市场担忧的是,由于商誉减值测试多在年报中进行,较高的商誉规模或对创业板的年报业绩造成压力。
哪些公司在推动商誉增长?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以三季报为统计维度,过去一年新增商誉超10亿元的公司有56家,新增商誉超30亿元的公司有11家,新增商誉超50亿元的有5家。
增量最高的个股是2010年上市的蓝帆医疗。该公司当前商誉为63.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3.28亿元,主要是因为年内并购了一家在美国的企业Omni International Corp。
此外,商誉增加超50亿元的公司还包括中远海控、上海医药、世纪华通和银亿股份,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59.62亿元、58.23亿元、56.01亿元和55.58亿元,四家公司均是在2012以前上市。
就行业而言,商誉增量主要来自医药生物、化工和机械设备板块,过去一年新增商誉294.89亿元、234.82亿元和148.50亿元。同时,传媒、房地产和轻工制造的新增规模也较多。
股商誉占资产比例超50%
关注商誉对企业报表影响,除了需要观察绝对规模,更应该关注商誉的资产占比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