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被判赔偿来电3000万元 专利或成街电发展之痛

发布时间:2019-01-11 11:57:10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编者按:未来,所有的柜式共享充电宝都绕不开街电。

  1月11日消息,近日,街电与来电的又一项专利纠纷落下帷幕,街电再次败诉。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作出判决,裁决街电公司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停止制造、使用涉嫌侵犯来电公司持有的“吸纳式充电装置”及“移动电源租用设备及充电夹紧装置”专利权的相关产品;另一被告永旺梦乐城停止使用涉嫌侵权产品。

  并且根据判决结果,街电需要在该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赔偿来电经济损失(含合理费用)每案1500万元,两案合计3000万元。同时,案件受理费共计25.96万元,由来电承担2.16万元,街电承担23.80万元。

  而根据报道,街电曾以公司还在亏损状态为由,请求法院将赔偿金额降低。但法院判决书里写明,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中的企业大多处于抢占市场份额的阶段,前期投入资金大都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故在某一时间点上可能会处于亏损状态,这种现象是资本投资机遇长线利益所致,不适用于专利侵权获益。因此,街电公司以此为由提出的抗辩不成立,不予采纳。

  这已经是街电在专利纠纷中吃的第二场败仗。去年11月22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街电必须在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制造涉案Anker设计12口产品;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停止使用涉案Anker设计12口产品。并且街电还要赔偿来电经济损失共计200万元。

  到了12月,街电CEO原源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街电机器已经完成升级,且通过司法鉴定,现在的产品跟来电的专利没有任何关系。对此,来电CMO任牧回应称,司法鉴定结果只是法院判决的参考依据,侵不侵权法院说了算,后续我们会通过合法手段巩固证据。

  这两次专利的败诉的间隔还不到三个月。街电不得不连续两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产品更换与升级,这将耗费其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掣肘该公司的发展。据街电官方数据显示,11月初,街电覆盖的城市已经将近三百座。

  显然,专利已经成为街电难言的痛,而其收购来的专利也没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去年3月,街电花费1亿元买下了刘同鑫的三项关于充电的专利。彼时的街电董事长陈欧声称,专利成为街电最大的牌,甚至是核武器,共享充电宝行业格局已定,未来,所有的柜式共享充电宝都绕不开街电。

  然而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街电巨额收购来的这三项专利仍没有发挥什么用,反而时自身不断地遭到竞争对手的专利打击。据来电方面12月24日表示,自2013年研发开始,迄今为止共申请专利150余项,其中81项已获得授权。

  未来,街电还需加快自身专利布局速度,加快合规化速度,构建专利壁垒,避免侵权,才能在与来电的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文章来源:电商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