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手持流量入口 滴滴借金融突围

发布时间:2019-01-07 10:41:25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互联网公司在手持大把流量之后,接下来就要讲述金融的故事了。在过去的2018年谨慎前行的滴滴,也在2019年开年低调向外展示了其金融版图。金融,一向是巨头们流量变现的惯用手法,业界也不乏各种金融布局业务的传说。这一次,滴滴能讲好金融故事吗?

  金融大军再添一将

  手握4.5亿注册用户,让近来处事低调的滴滴也按捺不住了,悄然把触手伸向了金融。

  1月2日,新金融记者打开滴滴手机客户端发现,“金融服务”频道已悄然上线运行。在此之前,滴滴就曾多次在金融领域进行各种试探。这让如今“金融服务”频道的正式面世令人并不感到十分意外。

  从滴滴“金融服务”页面看到,目前已上线的产品包括名为“点滴相互”的重大疾病互助产品、大病筹款产品“点滴求助”,以及健康险、理财、车险等板块。

  不过,新金融记者注意到,之前受到高度关注的信贷产品“滴水贷”则并未出现在滴滴最新上线的“金融服务”板块中,依旧比较隐晦地放置于“滴滴钱包”里面的“保险”项下,而且需要点击下载“滴水贷”的独立APP后方可使用。

  不久前,滴滴曾多次发起民调,而民调的主旋律一直围绕着安全治理。然而,金融业务在2019年开年上线,并不意味着滴滴欲全面转舵。

  “目前滴滴金融服务的定位仍是助力出行产品,提升用户体验、优化生态效率。滴滴金融会在遵循监管方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审慎地发展相关业务。”滴滴相关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表示:“滴滴金融产品已经经过大半年的完善和迭代,目前产品较为成熟,近期上线是希望能够为更多的滴滴出行体系内的司机、乘客、合作伙伴等出行生态参与方提供出行场景定制化、安全可信赖的融资、保险、支付、理财等多样化服务,助力出行生态稳健发展。”

  有互联网观察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滴滴是从2017年8月通过在重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方式取得了网络小贷牌照,发展金融业务是水到渠成的。”

  不过,滴滴的金融之路并非一路畅通无阻。

  2018年4月,滴滴上线“滴水贷”。在“滴水贷”产品的运营上,滴滴更多地充当了“导流”和“数据支持”的角色,滴水贷也并未面向全部用户开放。有互联网观察人士指出,“恰好那个时候整个网贷行业都处于严厉的整改过程中,滴滴也不得不在这部分业务布局上谨慎起来。”而在“强化消费场景,严控现金贷”的监管导向下,没有一定规模的情况,短期内依靠信贷业务也很难形成可观利润。

  在此之前,滴滴还上线了一款货基类产品“金桔宝”。该产品类似余额宝,对接“华夏现金增利证券投资基金”。

  不巧的是,2017 年 9 月证监会发布了《对投资基金流动性的风险管理规定》,要求加强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管控。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互联网货基类产品从此风光不再,曾经的揽获超万亿的余额宝规模大幅下滑,收益率也一路走低。

  或许正因为如此,“金桔宝”于2018年6月4日起暂停开户功能,目前仍处于升级状态。而理财频道的其他产品,则是纯粹的导流性质,对接了众邦银行南京银行两家机构,其产品收益率甚至不及如今四大行自有APP的理财产品。

  “这次滴滴从保险和互助项目上布局金融业务,一方面是因为滴滴自己取得了牌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部分业务争议较小,推广起来也没有那么大风险。”上述互联网观察人士说道。

  在滴滴的金融发展过程中,保险是至关重要起步最早的一块业务。

  2015年7月,滴滴与中国平安展开合作,后者向滴滴投资20亿美元。至此,滴滴金融的保险业务正式拉开帷幕。

  在之后的几年里,滴滴不仅拿下了保险代销牌照,先后与多家保险公司推出近20款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还拿下了更为重要的支付牌照。

  目前,滴滴已经取得了支付、网络小贷、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保险代理等5块金融牌照,涉及消费信贷、融资租赁、理财、保理、保险等业务,初步形成金融生态。这也让滴滴成为除了BATJ之外,在互联网公司中,金融业务布局最为多元的一家。

  企业标准性动作

  把手里大把的流量和想象空间广阔的金融牵上线,滴滴绝不是第一个。

  2015年,美团点评CEO王兴说了一句话,把所有人惊呆了:打造一个千亿元资产规模的金融事业。

  如今,美团点评自己或者旗下公司已经“集齐”了保险、支付、小贷、银行四类金融牌照,打通了整个金融链条。如今,美团提供理财、信用卡、借钱、保险等各项金融服务。

  这也与美团点评发力商户端供给侧数字化的发展方向相同,美团点评2018年三季报中,CEO王兴表示:“ 过去我们大力投入和发展消费侧的数字化,但商户端供给侧的数字化才刚刚开始,美团希望持续通过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助力传统商家,帮他们实现数字化。”

  据三季报显示,美团第三季度其新业务及其他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达 471.3%,延续了上期财报超过 400% 的高增长;交易金额164 亿元,较 2017 年同期增长 83.1%;变现率由 6.8% 提升至 21.1%。

  美团点评在财报中指出,该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商家侧服务收入的增长带来的,包括供应链解决方案和餐厅管理系统,换而言之,就是to B业务,其中也包括为商家提供的金融服务业务。

  “不甘寂寞”的今日头条也于2018年12月正式落地了筹划已久的保险业务。

  近日,今日头条APP在九宫格中正式加入了“保险”板块,推出一款联合互联网保险公司泰康在线开发的医疗险产品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