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县位于漳州南部沿海,是漳州市的人口第一大县,曾是5个重点贫困村所在地。近年来,漳浦积极探索扶贫新模式,实现5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11739人全部“摘帽”。
从贫困人口大县到全县贫困人口完成脱贫退出,漳浦县在扶贫实践中,出现一批政府、企业、贫困户多方主体积极参与、实现扶贫从“输血”走向“造血”的好做法。漳浦县“前亭镇助发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就是这一创新机制下的产物。
在漳浦县与龙海市交界的前亭镇,“骆驼牛”有着响当当的名号,被当地人称为“扶贫牛”。同长膘慢、体型小的闽南黄牛相比,这种源自泰国和缅甸、体型似骆驼的牛养殖周期短,出栏快,经济效益高。 “一头骆驼牛从养殖到交易,大约需要二到四个月时间。这样算下来,一个牛栏一年大约可以养殖三季的骆驼牛”,前亭镇过港村人王炎元介绍。
今年58岁的王炎元是漳浦县延源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延源公司”)创始人,在漳浦县政府与前亭镇政府指导下,公司和贫困户们共同成立骆驼牛专业养殖合作社,成为漳浦具有代表性的扶贫项目。
合作社分工明确。延源畜牧有限公司与贫困户签订协议,贫困户办理政府的5万元贴息贷款作为投资成本参股,年终参与分红。其中,延源公司提供养殖场地、水、电、设施设备、牛仔、饲料,并提供技术指导。共有32位贫困户参与,每人认领5头,根据指导科学饲养。合作社的骆驼牛销路也得到了保障,在骆驼牛出栏后,延源公司与贫困户商议销售渠道与销售价格,并由延源公司统一回收集中销售,贫困户们“真正当上了老板”。
在入股的同时,贫困户们也可在延源公司养牛领取薪资。延源公司为贫困户们开出每月3000元包吃住的工资,另有满勤奖金、年终过节红包等福利。“资产收益+入股分红+务工薪金”模式,既为贫困户们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径,又为延源公司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实现多方共赢。
年初,漳浦县前亭镇助发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举行首次股东分红发放仪式。每股分红100元,共计分红资金144600元。其中,27个人持有53股份的每人分红5300元,5个人持有3股份的每人分红300元。
家住前亭镇田中央村的王振海是合作社32位股东之一。在投资入股合作社之前,一家五口人一同挤居在一方老厝中,生活颇为拮据。王振海说,“我在外面打工工资不高,温饱问题也只能勉强解决。现在政府为我们提供养牛的场地和技术,我们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如今,王振海一家靠着养“骆驼牛”脱了贫,还盖起了新房。
扶贫不是简单地给一笔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骆驼牛养殖合作社项目是漳浦县政府、企业、贫困户三方积极联动脱贫攻坚的缩影。
第一,项目发挥各方在政策、资金、产业链、劳动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实现了优势互补的良好成效。第二,通过企业提供的技术与管理办法,有效避免了产业扶贫项目普遍面临的人才、管理等困境。第三,保障养殖产品销路,减少了贫困户当老板的市场风险。第四,改变了“只分红不入股”的收益分配模式,贫困户获得“资本收益+股份分红+薪资收入”,从不可持续变为可持续,从“单一收入”演变为“多种收益”。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