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同比多增1267亿元。这一数据明显高于10月份的7141亿元,也远高于近3年同期的平均水平。今年前10个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多增额是2017年全年的2.3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总体上进一步加大。
“在国家政策持续发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一方面体现在“量”上。年初至今,4次定向降准释放资金合计3.65万亿元,同时,中期借贷便利(MLF)还增加了流动性1.76万亿元,增强了银行体系资金稳定性。“总体看,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市场利率运行平稳。”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副司长张文红表示。
另一方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更加注重“质”,着力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精准性。“随着今年以来非信贷融资增长的持续放缓,解决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迫切性进一步提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下一步政策的着力点将转移到如何促进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到以小微和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在降准多采用定向方式、增强精准性的同时,今年以来,央行还通过“三支箭”来支持民营企业。
第一支箭就是,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今年,央行共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3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
“3000亿元的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较为适度,同时也真正实现了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精准发力。”连平认为。
当前,政策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有所改善,前10个月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和增速同比双双提高。在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同时,今年前三季度,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呈现增量扩面、利率下降、结构优化等特点。
“前三季度小微贷款增加9595亿元,增量相当于上年全年水平的1.6倍。”张文红介绍,9月末,全国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包括单户授信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余额7.73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8.1%,增速比上年末高8.3个百分点。“我们监测到,8月末普惠口径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157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44万户,增长18.4%。”
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也在稳步下降。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新发放的5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水平为6.25%,比上半年低0.17个百分点。
针对民营企业发债难的问题,第二支箭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