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IP衍生品开发不温不火的状况正有所改观。
尽管在整个IP到商品的链条上,从商品到消费者,中间有太多的裂痕存在,但是衍生品开发依然为IP带来了溢价效应,延长了IP的生命周期。
据国际授权业协会(LIMA)统计,2016年,全球授权产品零售额达2629亿美元,年增长率为4.4%,其中亚洲市场的增幅达8.8%,预测中国内地和香港将于2020年成长为亚洲最大的IP授权市场。
弥补IP到商品的裂痕
“每一个断裂都要定位出来,所有的痛点我们要帮商家去思考。这个时间会挺长,但我们会扎扎实实往前推。” 阿里影业副总裁、阿里鱼总裁吴倩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已经合作的商家有400个,未来围绕动漫、综艺、剧集、文创、明星艺人等五个授权IP领域服务超过1000个商家。
阿里鱼如今的好胃口更多是背靠阿里内部生态及大数据能力,特别是阿里的电商业务。
吴倩曾在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年初授权业务打通了B2B2C整个产业链,阿里鱼从天猫拿到授权做代运营,包括行业运营、商家运营、流量运营、商品运营,不只把授权业务停留在传统的B2B上。
“上游版权方不会管被授权方卖了多少货,上游版权方的收费一般是保底加超额分佣,保底是预计销量1000万,分佣比例是10%。”吴倩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商家其实是冒着非常大的风险去拿IP,数据宝可以帮助匹配IP与商家,比如凌美找到了Pokémon,中粮找到了旅行青蛙。
旅行青蛙是今年阿里鱼在全链路变现推广上的一个重要尝试。据吴倩透露,针对旅行青蛙的IP,阿里鱼打造了150余个SKU,截至目前的商品授权金额近2亿元,其中包括阿里旗下天猫精灵、淘宝心选、天猫超市、聚划算、天猫母婴等各方面的支持。
从拿到授权IP丰富程度上来看,2016年成立的阿里鱼目前优势不小。公开信息显示,阿里鱼已经成为皮卡丘、旅行青蛙、中国国家博物馆、颐和园、梵高美术馆等国内外优质IP的授权方,涵盖动漫游戏、影视综艺、艺术文创、明星艺人等各大领域。
今年7月,阿里鱼还宣布与东京电视台、特纳、中影、华谊兄弟品牌管理等四大IP版权机构合作,就入驻天猫动漫模玩一级类目一事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双方就未来的内容投资、授权和渠道合作展开充分讨论。
看重IP衍生品市场的不止阿里。
腾讯5月推出了衍生品售卖平台“鹅漫U品”,售卖包括《拳皇》、《海贼王》、漫威系列等多达200多个IP的衍生品,内容涵盖影视、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此前在衍生品市场有所布局的猫眼、奥飞,也被腾讯拉入阵营,共同组成联盟,突入衍生品市场。
6月,网易宣布推出衍生品品牌“网易聚玩”,与迪士尼、初音未来、新世纪福音战士、大英博物馆等知名IP达成合作,正式布局泛娱乐衍生品领域。
相较而言,去年12月京东在参与陈凯歌电影《妖猫传》的宣发时算是一次比较“另类”的尝试。
在传统电影宣发模式中,合作方式主要是产品植入、曝光资源投放和电影票赠送。京东显然更想凸显电商的玩法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