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药品“4+7”带量采购试点落地,预中选品种大幅度降价,一度引发A股医药上市企业股价大幅波动。“4+7”带量采购政策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12月7日,在2018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峰会上,来自投资界的人士十分关心这项政策,对该项政策有憧憬也有担忧。中标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后,药企能否承受利润之压?对药企未来研发投入有何影响?
奥博资本亚太区董事周丹旦认为,4+7带量采购政策的效力是长期的,但现在还比较难说。
周丹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已经有产品的主流厂商,他们为了市场占有率,会考虑先降价。他们本身规模大、有市场渠道,降价后利润会减少。后面那些还没拿到批文的企业,等到它开始卖药的时候,要想进入市场肯定要比现有厂商的价格降得更低。如果定价过低,他们就可能赚不到钱。
此次4+7城市采购地区范围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
“如果以后这个政策推广到300个城市,现在已有产品销售的企业就有可能会把市场都铺光,如果价格从一开始就降到底,这样后面的企业就可能没什么空间了。”周丹旦说。
歌礼制药财务副总裁凌众保认为,通过大量集中采购的议价模式对药企来说,药品售价会下降,这块损失的额利可能就要通过下调销售费用来补回来。这样的话,医药代表,尤其是外企的3万多医药代表会面临重大挑战。
“同时,在竞标上,目前有些企业已经参与,有些企业还没有参与。总之,这个议价模式对于企业、医院以及新成立的医保局等如何达到一个平衡,也还处于摸索、调整的过程中。”凌众保说。
三一创新投资管理公司创始&管理合伙人尹正则看好4+7带量采购政策对企业研发的影响。
他说,如果去看发达国家创新药和非专利药之间的结构,我们现在这样用政策性的强力去推动改革,实际上是一个产业脱胎换骨的过程。
尹正认为,虽然现在有各种各样挑战,包括医保控费、国外创新药加速进入中国等,但你的产品只要是真正的全球创新,还是有很大的机会。未来20%的创新药将占到80%的市场份额。
“之所强调全球性,是因为现在国内的研发成本已经趋近于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去解决中国市场问题的话,恐怕不足以支撑你的整个价值体系,你的产品一定要有全球竞争力。”尹正说。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