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坚决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8-11-27 20:34:37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近日,农业农村部举就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其中发布会的数据显示,自8月初我国首次发现非洲猪瘟以来,截至11月22日,全国有20个省份47个市(区、盟)发生73起家猪疫情、1起野猪疫情,累计扑杀生猪60万头,已有7个省的24个疫区按规定解除封锁,其中,河南和江苏2省的疫区全部解除封锁。从总体来看,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趋于平稳、防控有效、总体可控的态势。

  扎实抓防控协力显成效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冯忠武先生在发布会上表示,农业农村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在8月初首起疫情发生前,针对非洲猪瘟传入风险高、威胁大的特点,已在境外疫情追踪、境内风险监测、防控技术研发、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冯忠武说:“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多次召开部常务会、专题会议和视频会议,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严格落实疫情排查、疫情扑灭、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限制疫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加强运猪车辆监管、提升基层动物防疫能力和水平等重点措施,果断处置疫情,严防疫情扩散蔓延。工作数据表明,由餐厨剩余物喂猪引发的疫情由50%下降到34.3%,由生猪调运引发的疫情由35.3%下降到19.4%。同时,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发布非洲猪瘟Ⅱ级预警,与18个部门建立完善非洲猪瘟联防联控机制,召开3次全国视频会议,组成14个联合督导组对各地进行督导,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各部门监管责任,形成各尽其责、主动作为、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合力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

  不过冯忠武表示,当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他表示,从外部环境看,境外非洲猪瘟疫情频发,我国与疫区国家的人员交往频繁,货物贸易量大,加上非洲猪瘟的潜伏期长、隐蔽性强,再次传入风险很高。从国内情况看,我们有2600万小散养殖户,养殖方式落后,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低,生猪生产和消费在区域上不均衡,长途调运生猪及其产品的情况仍将长期存在,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疫病防控的难度。近期发生疫情省份特别是主产省还在增加,总的看来防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工作极为紧迫。现在看根除这个疫情的国家,短的用了5年,长的甚至用了30多年,我们也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长期性。

  对于下一步的计划,冯忠武坦言,农业农村部将毫不松懈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

  四大措施稳疫情

  冯忠武表示,为了打赢这场洲猪瘟防控攻坚战,农业农村部将会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首先是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坚决拔点、灭源、防扩散。冯忠武透露,将会全面开展疫情排查,第一时间掌握疫情,第一时间拔点灭源。全面实施生猪承运车辆备案制度,明确生猪收购贩运单位和经纪人管理要求。严格查处生猪违规交易和违规跨省外调,推动变“调猪”为“调肉”。督促地方进一步明确餐厨剩余物管理部门和责任,实施全链条管理,不折不扣落实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的要求。

  其次,是进一步强化防堵措施,严防境外疫情再次传入。冯忠武强调,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聚焦重点环节,加强对国际运输工具、国际邮件、快件、出入境旅客携带物的查验和检疫,加大打击走私力度。加强联防联控,联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清传入的风险途径,以阻断外疫传入风险。

  第三是进一步抓好生产保供,不断提升综合保障能力。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将督促地方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快调整猪肉供应链,大力推行“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切实维护生猪产品正常流通秩序。指导强化种猪场和规模养猪场防疫管理,保护基础产能。鼓励各地和大型养猪企业按照区域化管理要求,探索建立无疫区和无疫小区。

  最后是加大问责力度,进一步压责追责问责,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地。冯忠武说:“会督促各地方政府充分发挥防控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对防控工作实施集中统一指挥,层层传导压力。进一步落实部门监管责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主体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关键防控措施落地。组织对各地防疫情况开展飞行检查,对查实的问题,坚决从严追责问责。”

  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疫情防控关键期

  据冯忠武介绍,目前来讲,针对已经发生的每一起疫情,农业农村部均第一时间派出专家组赴现场,指导协助疫情发生地坚决果断采取封锁、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应急处置措施。根据反馈,处置措施均已严格落实,已发生的73家猪和1起野猪疫情均得到有效处置,没有发生二次扩散。

  冯忠武坦言,之所以疫情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主要是四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我国边境线长,国际交流频繁,境外疫情传入风险持续增大。来自疫情国家的猪肉及其产品走私、旅客携带物、国际航班班列及其餐厨垃圾、野猪越境等均有可能从境外带入病毒。二是非洲猪瘟具有明显的早期发现难、预防难等特点,该病潜伏期长,生猪感染后,可能在3周内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病毒可在这期间由这些尚不为人知的病猪及其产品,通过市场交易、屠宰、人员工具携带、长途调运、接触传播、餐厨剩余物饲喂等,多种途径传播病毒。三是我国居民普遍喜食热鲜肉,这就造成了大量生猪长途调运,同时车辆的消毒和经纪人的管理没有跟上,由此引发疫情。刚才,黄保续副主任也给大家提供了生猪调运引发疫情的一组数据。四是我国的生猪养殖中小散户的数量还很庞大。这些散养户生物安全条件差、措施不到位,且多有用餐厨剩余物喂猪的习惯,传入疫情的风险较高。

  冯忠武表示,我国自8月份以来,已发生非洲猪瘟疫情74起。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兽医官来华考察后认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采取的措施有力有效,疫情管理公开透明,疫情数量和损失也控制在了最低范围内,避免了疫情大暴发大流行的严重后果;如果不是中国政府采取了坚决果断的措施,就有可能出现疫情暴发流行。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非洲猪瘟防控任务仍十分艰巨。考虑到我国养猪业的特殊性以及非洲猪瘟病毒的特性,我们初步判断,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仍是该病防控的关键时期,该病仍会呈现点状散发态势,随着各地防疫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出现区域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不大。同时,我们在坚决落实现有防控措施,针对每起疫情打好攻坚战的前提下,也要考虑防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做好应对更加不利局面、打好持久战的各项准备。

  生猪供应不会受到影响

  对于大家十分关心的猪肉供应问题,冯忠武表示可以放心。冯忠武坦言,从当前情况看,生猪生产方式正在积极适应限制调运措施,全国生猪供应和价格水平总体稳定。从生产看,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4.96亿头,同比增长0.1%;猪肉产量3843万吨,增加10万吨,同比增长0.3%。按照2017年生猪出栏6.89亿头测算,疫情处置中扑杀生猪占全国出栏量的比重仅为0.087%,直接影响非常有限,市场供应总体上仍处于相对宽松状态。从价格看,8月份以来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一直稳定在每公斤23.5元左右,没有出现大幅上涨,也没有脱销断档。在严格调运监管初期,浙江、上海等地猪肉价格出现了区域性上涨,目前两省市猪肉价格分别为31.4元和27.4元,虽然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自10月份以来均下降了2元左右。总的看,元旦春节期间产能充裕,猪肉供应有保障,价格上涨空间不大。

  在冯忠武看来,虽然限制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确实对部分企业生产周转产生了一些影响,部分猪场商品猪被迫压栏,仔猪调运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农业农村部已经做了相应的安排,一是进一步完善调运监管方案,在确保疫情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尽量方便仔猪调运。二是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现有屠宰能力,引导就近就地屠宰,减轻疫区压栏压力。三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主产省区和主销省区“点对点”调运,稳定市场价格。

  而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中心黄保续则表示,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感染人,同时它也不会感染除了猪之外的其他动物,不影响食品安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既没有把非洲猪瘟列入人畜共患病,也没有列入多种动物共患病。有关国家科研人员曾经将非洲猪瘟的病毒接种到犬、鼠、兔等10余种动物做感染实验,均未发生感染。“非洲猪瘟发现以来近一百年历史,全球范围内没有出现人感染非洲猪瘟的情况。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地消费食用经过检疫的猪肉。”黄保续说。

  冯忠武强调,非洲猪瘟今年8月在我国发现以来,已经对所有疫区的生猪进行扑杀,并通过化制、深埋等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主要是为了防止疫情传播,危及更多的生猪养殖场户,保护生猪产业。疫区内的生猪是高风险传染源,绝不能允许活猪、猪肉或猪肉产品流出疫区,否则将很容易造成疫情扩散。而且要求扑杀疫区内的生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还要对生猪饲养圈舍、运输车辆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对其他养殖废弃物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及时消除所有隐患。

(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