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就是用信息化、互联网化的手段去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质量。互联网医院作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承载形式之一,区别于公立医疗服务机构以及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同时还延伸出了很多新的服务态势,包括远程医疗、在线问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等。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院模式被业界看好,一个是因为其拥有线下依托或自建的实体医疗机构,能够具备全科医生建设的基础,可通过在线协作沟通平台组建跨区域的专家与基层医生协作活动;二是因为互联网医院建设了包括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电子处方与在线医嘱系统等在内的数据系统,可以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发展;三是可以将医疗资源分享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用户便捷就医,降低医疗成本。
互联网医院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健康医疗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国家卫健委对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等始终持审慎、甚至限制态度,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了鼓励政策。
互联网发展历程
互联网医院“较早期还停留在专注线上挂号、分诊和转诊等基本业务阶段,为”Online“模式,用户的留存和长期活跃度都难以保证。在”O2O“阶段,较为典型的互联网医院模式是线上轻问诊、复诊以及线下的初诊相结合,医生专家和患者的连接渐渐紧密,并且互联网医院开始连接医药和保险。但由于互联网医院一直受限制,医+药+险未能完全走通。随着政策的逐渐松绑和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OMO(Online merge Offline)“的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走进用户的视野,这一阶段特征是线上和线下的界限逐渐模糊,这也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服务模式。在O2O走入OMO的过程中,互联网医院的盈利点从关注”病人咨询-医生开出处方单-下单支付的转化率到用户为服务付费。
多年来,互联网医疗公司纷纷试图打通“医、药、险”的闭环,并且尽可能地丰富和优化互联网医院的服务流程,融入医疗健康大数据、HMO、AI辅助诊疗等方式,对互联网医院进行再一次“升级”。
互联网医院的主流模式
2018年4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提出了两种互联网医院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服务时间和空间,把互联网医院作为医疗机构的第二名称。第二种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和企业已经申办了互联网医院,利用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平台,为患者提供服务。
第一种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即线下医院的互联网化
分为两小类型:
(1)医院自建平台,把部分医生搬到网上,进行网上问诊服务
典型例子有浙一互联网医院由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导,引进软件,开展网上诊所。
(2)由医院主导,但第三方平台提供技术服务
典型例子是深圳市宝安中医院网上医院,深圳宝安中医院提供诊疗服务(在线问诊、开电子处方),健康160提供技术支持,160大药房提供药品配送。
第二种是互联网企业是主体
申报成立互联网医院公司,但必须要有挂靠的实体医院,不管是自建的、收购的、或者合作的,只有有挂靠的实体医院就行。(因为医生要在该网上医院执业,必须要备案到所挂靠的医院)。
也分为两小类型:
乌镇互联网医院(只有一个),由微医集团主导,与地方政府和医院合作,成立公司。
银川互联网医院(是一个互联网医院体系,可有多个互联网医院),由政府引主导审核,互联网企业申请互联网医院,必须在当地注册互联网医院公司。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影响比较广的模式。
互联网医院两种模式
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
“互联网+医疗健康”优势明显,并获得国家明确肯定,在国家大力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背景下,互联网医疗近年来快速发展。2017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350亿元。目前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已逐步成形,在线挂号及问诊企业已从流量争夺进入到了医疗资源扩张的比拼阶段,接下来预计市场增速将维持在40%左右,预计到2020年我国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随着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不断壮大。2017年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到2.6亿人,预计2018年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将达3.8亿人。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互联网医院案例
2016年至2017年期间,我国互联网医院如大潮汹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互联网医院数量超90家。其中,乌镇互联网医院是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
乌镇互联网医院也是专业的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同时是乌镇互联网医院也是专业的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乌镇互联网医院接入的微医集团已经与全国27个省份1900多家重点医院建立信息系统的深度连接,汇聚20万名医生资源,累计服务人次超过5亿。
乌镇互联网医院三大核心功能
乌镇互联网医院的核心能力包括精准预约、在线复诊和团队协作三个方面。
1、精准预约,为大医院输送对症患者。针对医患信息不对称的医改顽疾,乌镇互联网医院组织了一支超过1.2万人的专业分诊团队,为患者提供精确分诊和对症就医指导服务,也为医院和医生输送高质量对症患者,从而提升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患者提交精准预约申请后,专业分诊人员将根据用户提交的病情主诉即刻作出响应,5分钟内即可为患者精准匹配对症的、最近的公立医院医生资源,帮助患者实现对症快速就医。
2、在线复诊,足不出户看名医。“在线复诊”主要面向无需到线下医院挂号面诊的慢病、长病和小病患者,乌镇互联网医院通过远程视频语音等技术实现了在线复诊、随访和慢病管理,让患者在家就能完成复诊、配药,不必再常跑医院,有效降低了整体医疗费用。
3、团队协作,助力“双下沉两提升”。微医集团首创的“团队医疗”主要抓住分级诊疗“双下沉、两提升”难题,这一模式已经被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在线下推广,并得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的赞扬。乌镇互联网医院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开展团队医疗的模式,把大医院、大专家能力下沉到广阔的基层医疗机构,让基层医生在与专家的协作中提升诊疗服务能力。
互联网医院面临的挑战
2017年互联网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跌宕。在如今的高歌猛进之势下,互联网医院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互联网医院整体基础设施水平仍然偏低,不足以支撑后续的高要求发展;二是目前政策发生改变,重新获取牌照的门槛较高;三是互联网医院无法首诊导致病源获取难度大。
此外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的进一步创新,仍受诸多因素制约,比如组织内分级诊疗的构建,比如商业险覆盖率不高,比如处方共享及网售处方药放开的问题,比如首诊后向线上转移机制还未建立等。
近几年,国家出台多项宏观规划,涉及健康产业。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健康产业正在逐渐占据顶层设计的重要位置,成为各方资本竞相追逐的朝阳产业。中商产业研究院在大健康产业领域搭建起“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