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深扒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 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佛山篇)

发布时间:2018-11-21 18:11:03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重要的湾区之一,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写入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经济发展快速,发展前景十分被看好。粤港澳大湾区中,粤港澳三地地理位置相近而各有优势。其中,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邻港澳,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是“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山:全面对接广州、深圳、香港等中心城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城市。

  佛山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邻港澳,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是“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口与面积

  佛山古称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人在城内塔坡岗挖掘出三尊佛像,以为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迄今有1390年的城市得名史。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素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美食之乡、粤剧之乡、岭南成药之乡、狮艺之乡等美誉,形成了行通济、佛山秋色、扒龙舟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1994年,国务院公布佛山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佛山是广东省地级市,辖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五个区,全市国土总面积3797.72平方公里。人口方面,佛山市常住人口数量保持稳中有涨的趋势。2017年,佛山各区先后发布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放宽入户条件,推出人才购房补贴政、领军人才奖励等等。在政策下,2017年佛山新增常住人口19.40万人。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佛山市常住人口765.6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19.59万人。

数据来源:佛山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经济实力

  佛山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制造业基础雄厚、实力强劲。佛山坚持制造业立市、制造业兴市,是中财办和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据数据显示,2017年佛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49.6亿元,增长8.5%,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16位。其中,工业总产值2.4万亿元,排名全国第6。此外,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佛山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位居第11位。

数据来源:佛山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具体来看,民营经济是佛山经济的中流砥柱。佛山是全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据统计,佛山市民营市场主体51.25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总数的82.94%,民营工业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81.6%。改革开放40年来,佛山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民营骨干企业,也不乏各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佛山民营企业根植性稳定性较强,有力支撑了佛山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佛山市品牌经济发达。佛山是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品牌之都、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累计获批创建南海铝材、佛山陶瓷、半导体照明等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13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59件,均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拥有广东省名牌产品500个,连续多年位居广东省第一。美的电器、佛山照明海天调味品、新中源陶瓷、健力宝饮料、联塑非金属管道、溢达纺织等品牌和商标享誉海内外。

  招商引流

  近年来,佛山市陆续推出利好政策以招商引资、吸引人才。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65.79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民间投资完成2984.40亿元,增长18.1%。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8.84亿元,增长11.9%。第二产业投资1690.42亿元,增长15.3%。其中,工业投资1690.71亿元,增长15.5%;工业技术改造投资771.53亿元,增长39.4%;装备制造业投资764.49亿元,增长25.0%。第三产业投资2556.53亿元,增长26.0%。

数据来源:佛山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