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田晓航)日前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显示,超过八成学生单次连续近距离用眼超过40分钟,近视防控形势严峻。报告提出,应从用眼距离、时长、角度、环境光照强度和户外活动时长五个维度科学防控近视。
这份由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联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发布的报告显示,83.2%的学生单次连续近距离用眼超过40分钟,其中超过120分钟的占53.5%;仅有45.4%的学生用眼距离大于一尺。此外,一二线城市学生比其他城市学生用眼距离更近、用眼时间更长,但阅读环境光照更好、户外活动时间更长。
“大约20%的青少年近视会发展为高度近视,甚至引发致盲风险。”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杨智宽介绍,我国近视患者多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更是居高不下,形势不容乐观。
据杨智宽介绍,报告依托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产品“云夹”,在两年多内针对22911名6-17岁学龄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搜集得到1.8亿条有效数据,分析青少年近视和行为因素的关联以及地域差异。同时,借助用眼行为监测数据,能够制定科学的近视诊疗方案。
“用眼行为如何造成近视以及对近视发病的影响具体有多大,目前仍不明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近视眼户外理论创始人之一伊恩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