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个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落下帷幕,许多品牌开始线上与线下同步销售,线下新零售端口中,全国有20万家天猫新零售智慧门店与品牌线上门店联通,有165个城市的600家新零售卖场和商超参与双十一活动。
商家通过打通会员、跨端口换取红包等方式,协同跨越线上线下、覆盖吃喝玩乐多领域的消费力,促进线下商家的销售,同时又为线上双十一蓄力。进入新零售时代后,打造跨界融合、全渠道、多平台的购物体验成了双十一的主旋律。
传统零售企业也在“新零售”的赛道上加速前行,除了打折促销、提升商品品质和购物体验,掌握消费主力人群的偏好及消费行为成了商家最关心的话题。不过,在向新零售转型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传统零售企业受到落地难、投资大但收效慢、内部管理老化等问题的困扰。新零售想要真正在全行业内落地开花,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传统商超趋于理性
毛利率不超过20%的传统商超,利润主要来源于其所占据的黄金地段优势,使卖场得以获取大量客流,因此薄利多销是传统商超一直以来的生存之道,然而线上电商的蓬勃发展把线下零售业态的流量带走了一部分。
电商刚刚兴起时的双十一,“线上狂欢,线下冷清”成为常态。在巨大的焦虑驱使下,不少传统零售企业也尝试做电商,试图打通商品流通的全渠道,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传统零售企业做电商失败背后各有原因,但也形成一定规律。转型电商,在思维方式、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都是大的转变,而这些不是传统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零售专家文志宏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零售企业“触电失败”的更深层原因,其实是电商平台前期要靠资本驱动、大量烧钱,再通过价格优势获取生存空间,而传统零售企业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玩不起这场资本游戏。
经历了焦虑、狂热、失落后的传统零售企业渐渐趋于理性,立足自身优势,开始发展以用户为导向的新零售业务。比如2017年底,步步高集团停掉“云猴全球购”业务,明确提出将转型为一家由数据驱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企业。
2018年2月,大润发旗下电商网站飞牛网全面关闭,改版为“大润发优鲜”,运营范围也从全国改为大润发门店3公里范围。
意识到无法与综合性电商抗衡,传统零售企业转而站队阿里系与腾讯系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