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6年1月27日沪指创出2638点熔断低点时,两市破净股有65只;
截至目前,两市破净股数量增至372只,增长近六倍。
从历史数据来看,今年“11.11”当日的破净股数量也创下了近十年最高。
大盘年内从高点3587点持续回落,最低探至2449点,指数跌幅超过30%。在大盘的大幅回落中,破净股家数也大幅增加。截至目前,两市破净股超300只。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基本面没出现恶化背景下,破净往往意味着股价被低估,随着近期大盘震荡反弹,市场做多信心有所恢复,部分基本面较好的破净股有望出现估值修复行情。银行、钢铁、煤炭等板块值得关注。
1、银行
超六成个股破净
银行股在大盘低位震荡反弹以来反弹意愿不强,破净占比依旧维持高位。据统计,目前28只上市银行股中仍有18只破净,占比超过6成之多。其中、华夏银行破净比例最高,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目前市净率均不足0.7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银行股大范围破净,但净利润增速却有所上升。前三季度28只银行股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其中13只净利润出现两位数增长,常熟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等5只地方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均超过两成。有行业分析师表示,银行股作为收益稳定,风险较小,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大蓝筹股,必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在宏观环境稳定、监管预期充分的背景下,重申银行股核心投资逻辑是坚守行业业绩趋势向上、基本面改善的大主线。
中信证券分析师肖斐斐预计在政策刺激下2019年的社融和信贷有望恢复,而银行息差仍将保持上升趋势,“量价齐升”驱动下银行业盈利有望稳中向好。2019年银行股将步入投资甜点区,享受基本面修复带来的高确定性收益、政策面利好和外围预期稳定带来的向上弹性收益。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主线,一是业绩和风险稳定性较好的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二是受益资金面趋松、具备息差弹性的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
潜力股精选
招商银行(600036)零售业务亮眼
公司零售银行业务已成为主要利基市场,但公司在零售贷款、存款市场份额仅为4.2%、2.3%,发展空间广阔。零售业务招行竞争优势明显,且其盈利性更强,估算2017年零售税前加权资产回报率RoRWA达3.6%,远高于其余业务的2.1%。同时金融科技助力招行打破在大众零售客户的获客瓶颈,长期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中金公司指出,公司如能坚持两大方向,即不断提高零售业务占比和逐渐提高分红比例,它将成为国内经营最稳定、盈利水平最高、资本最坚实、分红最稳定的银行。我们认为公司估值将逐步上移,建议长线投资者积极布局。
农业银行(601288)四大行中增长领先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营收同比增长7.3%、12%,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0.7、1.4个百分点,利润和营收增长在四大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具体来看,净利息收入同比增9.6%,保持稳定增长;手续费佣金收入在前期低增速基础上增速快速回升,较上半年提升4.5个百分点至7.3%。此外三季度以衍生品投资为主的其他非息收入也对营收的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带动营收快速增长。中银国际证券指出,鉴于公司不良认定严格,且不良生成绝对值仍处低位,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三季度公司继续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拨备覆盖率在可比四大行中最高,拨备夯实无忧。
平安银行(000001)业绩有待释放
公司作为平安集团旗下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继承了集团优秀的发展文化和高效的管理经验,在行业中扮演着转型变革者的角色。在零售化的浪潮中,平安银行凭借着客户资源和综合金融的优势,将零售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比提升至50%以上。公司未来有望进一步通过零售盈利和消化不良,实现业绩扎实的稳健增长。西南证券指出,公司严控风险消化不良,资产质量边际改善。同时前瞻布局金融科技,加快兑现转型成果。随着宏观经济环境企稳,平安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望持续改善,同时对不良资产处置加快有望持续降低不良拨备,从而释放公司业绩。
光大银行(601818)利润存释放空间
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总资产增速8.1%,持续回升。其中,贷款同比增长18.1%,存款同比增长 18.3%,超出总资产增速约10个百分点。这表明在宽信用的政策导向下,业务显著向传统存贷业务回归,“量”的因素强劲。同时,净息差持续走阔,一季度至三季度环比上升7BP、4BP、5BP,“价”的因素也不遑多让。天风证券指出,在净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的双轮驱动下,公司营收增速比较强势。当前净利润受较大拨备计提力度延续的影响,而伴随着潜在不良的持续暴露和出清,不良消化压力减轻,利润增速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2、钢铁
行业利润持续回升
钢铁板块随着基本面的持续好转,板块底部有所抬高,但目前仍有多股破净。据统计,钢铁板块目前有11只个股破净,其中河钢股份破净约三成,本钢板材、首钢股份也有两成上下的破净幅度。从行业基本面来看,钢铁板块依旧保持较高的业绩增速。数据显示,1-9月我国钢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5.66万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润3587亿元,同比增长65.3%。
钢价与股票走势背离,行业估值优势凸显。中信证券分析师敖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