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投

中银策略:创业板是否还具备继续产生超额收益的条件?

发布时间:2018-11-26 09:27:32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经历下跌后,创业板是否还具备继续产生超额收益的条件?

  历史上创业板有周度超额收益率的情况平均持续2周左右。2010年6月至今,创业板周涨幅超过上证综指的情况共出现了223次。其中熊市130次,非熊市93次;创业板有周度超额收益率的持续时间平均为2.14周,其中熊市为2周,非熊市较之更短;创业板周涨幅长期超过主板1个月以上的情况出现了32次,其中熊市13次,非熊市19次;从阶段上来看,创业板周涨幅长期超过主板1个月以上的情况多发生在熊市的中期与后期,在非熊市中的分布则较为均匀。

  熊市中创业板持续超额反弹的原因:政策对小微企业大力扶持、创业板业绩大幅提升,国家队介入后市场跟风。创业板指超额收益10%以上,并持续一个月以上的情况分别出现在:2011/10/24- 2011/11/25:超额收益10%,持续5周,原因是小微企业减税、上海试点营业税改革以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13/4/8- 2013/5/24:超额收益26%,持续7周,原因是4G时代开启,移动互联网,手游、电商、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上市公司外延并购相关标的驱动相对业绩走高。2015/9/21- 2015/10/23:超额收益18% ,持续5周,原因是“国家队”资金买入大量中小创个股,三季度新进的个股中有75%是中小创个股。

  风格切换基础未形成,反弹主线是超跌修复。10月19日至11月16日,创业板连续三周超额反弹,超过历史平均值(2.14周),这轮反弹是在政策托底力量下实现的,与2011年的政策底相比,本轮政策的关键点,如:减税、解决民企融资难问题,虽然上层已表明态度,但操作细节尚待敲定。所以,在政策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已经充分反映而10月经济运行状况不及预期、政策传导存在显著时滞性的背景下,避险思维再次主导了市场。这也印证了我们之前的观点:这次反弹主线是超跌修复,未来市场风格仍将取决于经济周期、股市周期、监管弹性和股票供给,长期仍是坚持价值投资的胜率更高。

  警惕政策被市场透支,关注不确定事件演化。目前市场对经济的预期方向较为一致,只是对下行程度存在分歧,所以短期内的政策预期才是影响市场的核心。近期,政策已出现被市场透支迹象,但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尚未完全显现,而11月下旬召开的G20峰会以及 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领导层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定调,这两大不确定因素将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能否进一步提振。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内投资者应当谨慎应对,关注年内不确定性事件的演化。在配置上,我们延续之前的看法,在宏观环境走弱时,选择确定性的新兴细分领域,比如5G、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注对个股的判断,弱化对指数的判断,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兴板块,龙头、优质公司都是第一选择。

  风险提示:美联储继加息加快;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通;人民币汇率贬值超预期。

(文章来源:乐观市场)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