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中央财政下达300亿支持"新市民" 用于社保、子女教育

发布时间:2019-08-30 08:28:3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yiyi 点击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陈 旭    

  8月28日,财政部官网发布消息,为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新型城镇化,2019年财政部下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300亿元,并要求地方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点,合理分配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重点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地区倾斜,向有效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突出问题的地区倾斜,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农业转移人口就是通常所说的“农民工”,在我国人数超过两亿。如何将他们纳入到住房、医疗、养老等城市生活各项保障范围之内?各地又该如何使用好财政资金,让进城农民成为受益者?

  中央财政下达资金300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总量看,2018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88亿,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0.6%,不过如果单看农民工增量,则比上年减少了297万人。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部署,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313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比重)为59.58%。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进城落户人口增加。

  不过与此同时,要在短期内完成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成本高,财政压力也比较大。为此,中央财政专门设置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财政部官网显示,8月28日,2019年财政部下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300亿元,并要求地方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点,合理分配资金。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按照城镇化的工作任务部署,完成任务问题不大,中央政府为调动地方积极性,通过激励手段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倾斜,并对“农民工”市民化工作做得好的地区进行奖励,这是中央财政的导向作用,有助于让“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市民的一分子。

  主要用于社保、子女教育等

  今年中央财政下达的300亿元资金将用于哪些领域?

  记者注意到,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提出了十条具体政策措施。

  比如,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完善并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杂费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策;加快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异地就医结算办法;加快实施统一规范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支持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中的失业人员进行失业登记,并享受职业指导、介绍、培训及技能鉴定等公共就业服务和扶持政策;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等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主要是为了解决好进城落户、子女教育、房屋租住、社会保障、看病买药等各方面的生活问题。

  各地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有差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多少成本?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市民化成本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015年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提出,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方案介绍了部分地区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例如大连市,试点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均成本为11万元,其中政府将承担40%,企业承担32%,个人承担28%。其中政府承担220亿元公共成本,主要由大连市政府承担。

  再以青岛市为例,市政府承担公共成本5.7万元/人,用于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房和社保、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投入。2014~2016年,市、区(市)两级财政用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支出每年不低于30亿元。

  湖南长沙的情况是,预计到2020年,长沙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数量约为170万人,按照初步测算,人均成本为15.66万元,总成本为2662.46亿元。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辜胜阻2014年曾表示,有研究表明,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均成本约在10万元左右,但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市民化成本存在差异性。他带领调研组先后赴湖北、河北、山东等十多个省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结果显示,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有6项成本:随迁子女教育成本;医疗保障成本;养老保险成本;民政部门的其他社会保障支出;社会管理费用;保障性住房支出。

  将释放农民工消费潜力

  实际上,让农业转移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除了能给“农民工”带来生活便利外,同时也能给城市发展创造积极作用。


  李国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应该静态地看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问题。农民工来到城市,对城市的产业发展、人口聚集都有积极作用,此外“农民工”市民化还将推动城市消费。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认为,在估算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同时,应当考虑市民化带来的经济收益。事实上,农民工市民化对城市发展乃至城市税收的贡献都是巨大的。农民工市民化可以有效增加城市的劳动力供给,并且缓解城市老龄化趋势。

  此外,农民工市民化还将提高整个城市的消费水平,有助于提升内需。户籍带来的非市民化待遇抑制了农民工群体的消费意愿,而市民化政策将有效释放两亿多人口的消费潜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发展研究所贫困与福祉研究室副主任杨穗认为,要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积极性,除了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和社保的均衡化发展,解决农民进城落户的后顾之忧,也要合理维护他们在农村的既有权益,包括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等。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