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刘昆24日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家财政医疗卫生工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刘昆在报告中称,从2013-201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包含计划生育)累计支出59502亿元,年均增幅11.7%,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增幅高出2%。他表示,财政资金投入的社会公众健康成效不断显现。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52 。2%给了供给侧
2017年,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增长尤其大。
报告称,201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达到14451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5156亿元,增长达到55.5%,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已经达到7.1%,较2013年提高0.5%。
2018年,花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纳税人钱进一步增加到了15291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840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3%。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始终坚持供需兼顾,既坚持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持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刘昆在报告中称。
报告披露,对于供方,过去五年,全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中的52.2%给了供给侧,也就是各级各类提供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2017年,各级财政对公立医院的直接补助达到2378亿元,较2013年增长83.3%。
对于需方,财政连年加大对医疗保障的支持力度,包括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在内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群超过13亿,参保率达到95%。过去五年,财政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补助从3282亿元增加到4919亿元,年均增长10.6%。
此外,中央财政2013-2017年累计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725亿元,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居民给予参保资助和医疗费用救助,有效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44 。2%来自财政资金
按照强基层要求,刘昆介绍,财政资金分配中“努力引导资金和资源下沉基层”。
过去五年,各级财政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直接补助从1059亿元增加到1808亿元,年均增长14.3%。这笔资金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的44.2%。在2017年各级财政对供方的直接投入中,投向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占67.5%。
中央财政每年会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等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培养项目,引导优秀人才和优质资源下沉,着力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另外,过去五年,中央财政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资金从408 。5亿元增加到587.2亿元,累计补助2496亿元,支持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30元提高至50元,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11类增加到14类。
此外,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转移支付的力度不断加大,资金从2013年的196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095亿元。2017年,在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中,86.3%的资金投向了中西部地区。
“投入成效不断显现”
“投入成效不断显现,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刘昆这样总结道。
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98 。7万个,比2013年增加了1.2万。其中医院总数达到3.1万个,比2013年增加6000个。
过去五年,我国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4.6张增加到了5.7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从2人增加到2.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从2人增加到2.7人。
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81.8亿,比2013年增加8.7亿人次。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下降到28.8%,较2013年的33.9%下降5.1%,是近20年来最低水平。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74 。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等指标也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问题
一些地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展不及预期
不过,刘昆在报告中坦承,全国财政医疗卫生资金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解决。他首先提到了“改革措施仍需加强”。
刘昆称,三医联动还需进一步加强,药品、耗材价格虚高仍然比较突出,人事薪酬改革相对滞后,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一些地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展不及预期。
另外,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给医保基金平稳运行带来较大压力,2017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分别在一些统筹地区出现当期赤字,个别统筹地区甚至出现历年累计赤字。
在这种局面下,卫生总费用的结构性问题也急需优化。刘昆坦言,目前卫生总费用花在大医院较多,流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对较少;区域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仍然欠均衡。
对策
健全医疗费用控制机制
刘昆介绍,下一步政府将完善与公立医院发展相适应的政府投入办法,全面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直到地方在清理甄别基础上稳妥化解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长期债务。
他还表示,将以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和促进药价公开透明为抓手,建立价格合理、供应充分、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通过“三医”联动,综合施策,进一步健全医疗费用控制机制,坚决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和过快增长势头。
据了解,在医疗卫生领域,财政资金使用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通过对医疗卫生投入政策的绩效评估,加快完善覆盖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项目资金分配挂钩。
刘昆称,这是强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