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的“航站楼”、用马赛克拼出的自然美景、荷叶造型的天花板……12月20日,北接新都、南抵双流的成都地铁3号线二三期正式开通空载试运营,20座车站随之揭开面纱。成都地铁3号线二、三期工程为3号线一期工程南北两端的延伸线路,全长29.5公里,共设车站20座。其中,地下站17座,高架站3座。全线开通后,3号线将成为成都地铁现有开通线路最长(约50公里)、车站最多(37座)的运营线路。该线路计划年底开通,届时,市民从双流西站乘坐3号线出发,82分钟即可飙拢位于新都的成都医学院站。
12月2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作为首批探访成都地铁3号线二三期车站的媒体,提前感受了该线路的独特魅力。
探站
四大重点艺术站
揭开面纱
3号线二三期在延续一期整体装修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整合,以“通达南北”作为整体线路主题。同时,全线站点根据文化层级划分为标准站、艺术站、重点艺术站。其中,钟楼站、植物园站、双流广场站、双流西站为重点艺术站。这些重点艺术站,都有哪些特别的艺术表现形式呢?
钟楼站
以荷塘故事表现人文历史
20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位于成都地铁3号线三期工程(北延线)的钟楼站。走下地铁车厢,一股清新的感觉扑面而来,仿佛从冬天秒入夏天。天花板上有硕大的荷叶造型,一朵接着一朵,以绿白的色调为主。乘着扶梯往站厅层走,一旁的荷叶雕塑栩栩如生,而到达站厅层后,一幅以桂湖为主题的壁画更是夺人眼球。
“由于钟楼站邻近桂湖公园和宝光寺两个历史文化景点,本站的装修设计将荷塘作为故事背景进行环境演绎,大胆进行了新型灯光的应用,配合‘杨升庵’专题艺术品,以轻松活泼的方式表现了这一区域丰厚的人文历史。”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装修专业工程师王正丽说。
植物园站
110万颗马赛克拼成妙趣自然
距钟楼站只有五站之隔的植物园站则是另一番景象。该站整体空间以生态、绿色为主基调,设计上对植物茎脉进行抽象,置身其中如同进入植物世界。而其中最惹人注意的,便是《妙趣自然》主题壁画。该壁画由《夜曲》《晨光》《乐园》三个章节组成,放眼望去,给人一种奇妙梦幻的感觉。仔细一瞧,该壁画其实是由一颗颗马赛克拼接而成。
王正丽介绍,整个主题墙大约用了110万颗马赛克,从创作到施工共用了半年的时间,“这些马赛克材质也分玻璃和陶瓷,光线下不同材质能呈现不同光影效果。如有植物的地方一般是玻璃马赛克,经过光折射后,会有一种植物被光照射的感觉。同时,还要根据画面的曲线来调整马赛克的摆放。”王正丽说,整个主题墙颜色鲜明,里面植物与人的比例是按照超现实的比例设计,增添了一定的趣味性。
双流广场站
用铝管环绕展示蚕桑文化
双流广场站,最为别致的便是天花板。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天花板上每一根铝管就如一条蚕丝,环绕起来仿佛蚕茧的形状,旁边的浅绿色则是桑叶的象征,整个体现的是蚕桑文化。“同时,整个站点以黄白为主色调,站厅墙面还形象地描述了双流的起源和蚕桑文化的兴旺历程,活泼明快又充满文化意境。”
据介绍,该站地处双流片区的区域中心,反映双流区域发展和时代精神是该站装修表现的重点,设计方案以“蚕茧”作为基本元素,一方面表现古蜀先人勤劳、创新精神中最具代表性的“蚕丛”文化,另一方面“破茧而出”的空间构造则反映了双流区域蓬勃发展的今天和对美好未来的畅想。
双流西站
风格很像“航站楼”
而位于3号线三期工程(南延线)终点的双流西站,则尽显时尚气息。走进这里,第一感觉很大,风格很像航站楼。“这是3号线二三期最大的一个车站,也是一个三线换乘站,未来3号线、10号线二期、17号线都将在这里换乘。同时,旁边就是城际铁路线,因此将双流西站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进行打造。”王正丽说,同时,这个站点是一个曲面建筑体,根据建筑的特征做了一些特别的装饰,如墙面采用通透的玻璃,能够大量引用自然光,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据介绍,该站除了整体设计极具现代感与科技感,站点内还有体现茶马古道文化的雕塑群《古道遗音》,还将“茶叶”作为基本元素,以符合整体建筑的几何形态,很好地还原了建筑本体的美感、大气。
开通
新都、双流进入
“地铁时代”
3号线二三期正式开通在即,预示着新都、双流将正式进入“地铁时代”。未来,82分钟就可以从双流飙拢新都,市民为之翘首以盼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