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软科技董事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王广宇接受了CCTV2《交易时间》的采访,就金融科技浪潮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发表了观点。
王广宇指出,此轮金融科技浪潮体现出了技术对金融业态的影响由量变正在转向质变,不仅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要科技赋能,努力转型成为金融科技公司,也有像蚂蚁金服、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在转向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技术对金融业态的影响已经走向了质变的阶段。在金融科技的概念上各类机构都可达成共识,金融科技本身是运用科学技术在金融、资本、交易等金融功能服务上进行创新的一种业态。同时,金融科技也是今天投资市场和资本市场中备受关注的领域。
王广宇表示,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利用金融科技想要实现的核心目标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推动业务创新,将过去难以覆盖的客户、难以提供的服务等通过新技术都覆盖到、实现到。2。使交易完成得更安全、更高效。如在信贷业务对客户的识别中,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客户画像,使银行在风险控制及安全性和服务效率方面得到很大改善。3。带动自身向智能化转型。如今的机器识别和神经网络等技术使得银行对业务的洞察力不仅仅局限于人工的经验和观察,而是通过数据、信息、技术系统等的帮助,银行可对客户、业务逻辑及市场分析等形成新的洞察。智能技术在信贷、投资、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为银行提供了更好的帮助。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金融科技,使得银行的业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意味着未来这些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将有较大的商业价值。
金融科技一般划分为四个领域,分别为存贷及相关的金融产品领域,资本与投资相关领域,支付清算领域,IT等科技输出相关领域。支付清算、IT科技输出类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国内居多。在特定的领域,比如支付清算领域,目前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美国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也十分积极和踊跃,美国的多数银行在数据及用户信息收集和管理方面都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国外大型的投资银行也在进行转型,投资领域包括智能投顾、智能决策等方面,以前需要投资经理来做的,现在则是让系统、数据、模型来实现,他们在这方面的投资力度很大。
在王广宇看来,中小银行在特定的领域里非常有竞争力,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强化自身竞争力、拓展用户边界、创新金融产品,成为其转型发展的难题。其实,中小银行的信息技术需求未必需要自身去构建和满足,可以和市场上一些金融科技公司进行合作。科技输出类的金融科技公司应该加速为中小银行及金融机构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比如在云计算、分布式、安全系统,甚至风控模型、算法、区块链技术应用等方面,加速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将更好的体现科技为金融的赋能。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