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行业正在试水付费会员制,电商是主要参与者,随着消费理念的改变,众多消费者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成为付费会员,但这种消费模式接受程度如何呢?昨日调查显示,有85.95%的消费者都购买过付费会员,其中视频网站受众最多,高达73.2%。但这份调查同样显示,很多消费者对付费会员的满意度较低,不少付费者拒绝续费。
视频平台付费渗透率提升
“有次点外卖时,外卖APP提示要送我一个红包,我正打算接受,但发现成为付费会员才能用这个红包,打算下这个APP时,又有提示称以后每月都要自动续费,我想想自己的用外卖的频率不高,就放弃了。”家住普陀区的60后马阿姨向记者介绍,几个月前,自己小区对面的菜场拆除后,她成为多家生鲜平台的付费会员,尽管季度会员更便宜,但她只购买月度会员。
这并非个案,付费会员的渗透率非常高。《维度》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日前在网络上发起了一次调查,收上来近2000份有效样本。报告显示,85.95%的调查者已加入付费会员。报告显示,视频网站会员独领风骚,高达73.2%的消费者都表示自己购买了视频网站的会员。此外,电商购物平台和在线音乐平台分居二三位,占比分别达到34.38%和33.09%。
会员福利是众多用户选择付费的原因。调查报告显示,73.99%的消费者加入付费会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免费看或下载平台的付费内容,其次还有40%以上的人群加入付费会员,是为了享受会员价、免运费等优惠,以及“免流量、免广告”的便利。
财报数据显示,国内外各视频平台2018年三季度营收保持高增长。据东方证券邓文慧介绍,2018第三季度,美国视频媒体巨头Netflix实现营业收入39.99亿美元,同比增长34%,略超预期。其中,美国流媒体业务收入19.37亿美元,同比增长25.2%;海外流媒体业务收入19.73亿美元,同比增长48.7%。国内平台中,爱奇艺2018三季度共实现营收69.1亿元,同比增长48%。芒果TV的运营主体快乐阳光1-9月共实现营业收入40.10亿元,同比增长85.80%;实现净利润6.16亿元,同比增长103.72%;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14.1亿元,净利润1.95亿元。
00后热衷“拼单”买会员
整体而言,年纪越小的消费者,越愿意为付费会员买单。《维度》的调查显示,60后仅有58.82%加入过付费会员,而95后则有94.23%都拥有一个或多个付费会员。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方面与年轻人对网络的需求和使用率更多有关,另一方面或许与年轻人更加追求生活品质有关。这在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关于“为什么会加入付费会员”问题,有38.81%的消费者选择了会员专属权益,还有12.37%是为了会员专属标识而付费。
由于付费制度还处于试水期,主流平台的付费会员年费一般都不高。
据调查,单个APP的会员年费大都在100元-300元之间(不考虑活动价格),而多数消费者都会在不止一个平台付费,这也就导致年轻消费者会认为自己并没有花太多钱,但事实上累计下来,一年付费会员的消费可能是一笔不小数目。调查显示,22.38%的消费者一年付费会员支出都超过500元。
因此,也有人想到了可以跟其他人“拼单”购买会员,这样拼单者可以享受会员服务又能够省下一笔钱来。不过调查显示,69.72%的消费者在购买会员时不愿意与其他人“拼单”。但年纪越小用户对于拼单的方式接受度越高,其中60后仅18.18%愿意与人拼单,90后有29.15%愿意与人拼单购买会员,00后中这一比例甚至超过半数。
2成付费会员对平台满意
值得注意的是,付费会员对平台忠诚度并不高。《维度》调查显示,超9成(92.54%)消费者都表示在使用付费会员的过程中踩过坑。用户对付费会员的不满有各种理由,其中用户最大的不满是,开通会员容易,但是取消自动续费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市民小曹告诉记者,她发现自己母亲用智能手机在线阅读小说,在APP提示下,母亲居然每章都充值,但花近百元母亲还没读完一本小说,“我妈妈是互联网新手,她压根不晓得网上有免费小说资源。”对此,小曹连呼上当,连忙阻止母亲继续充值。
昨天,沈女士想用自己的会员积分另加52元现金购买德国某款的护手霜,但在下单前她多了一个心眼,到电商平台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双十二”活动中,该款手霜两只仅售85元,“平均下来一只不到43元,会员的优惠体现在哪里?”小陈愤愤道。
此次调查显示,在购买会员后,仅2成消费者认为会员买得很值,能省下不少钱。同时,43.07%的会员都表示到期后不会续费。超7成用户表示,即使买了会员,在同类型平台中仍然会使用其他平台。或许,当平台会员制度的建立中更加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真正让用户受益的时候,它才能更好地留住用户。
(文章来源:上海青年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