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40年,不仅是内地经济发展汲水香江的40年,也是“东方之珠”被内地“活水”滋养而更为耀眼的40载。
“香港的成功之道就是灵活应变、抓紧机遇。”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如是说。她认为,在国家改革开放过程中,香港不仅是“贡献者”,也是“受惠者”。借助改革开放的契机,香港成功转型为内地连接世界市场的重要桥梁,建立和巩固了今天国际商贸、物流、航运、金融和专业服务中心的地位。
谈及未来,香港特区政府和业界人士表示,香港依然可以搭乘国家继续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发展快车,将经济带上更高台阶。
内地成本优势助力香港经济转型
观塘区密集林立的旧工业大厦,依稀折射出昔日香港工厂年代的辉煌。如今,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在金融服务业发达的中环地区,每到工作日中午人潮涌动。
这一变化在上世纪90年代已很明显。正如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所言,国家改革开放后,香港制造业北移,借力内地工资、人力、土地等优势,香港实现经济成功转型。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内地市场设施建设加强,香港制造业加速向珠三角转移,双方形成“前店后厂”的分工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企业家带着资金、技术和国际联系进入内地。”回顾这段历史,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内地制造业起飞,为香港服务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贸易、物流、金融等专业服务在90年代大幅增长,香港顺势转型至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
2003年6月,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在香港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CEPA和其后签署的一系列补充协议,推动了内地与香港货物和服务贸易,助力香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香港服务输出同比扩张3.1%。其中,占比约80%的内地旅客有力拉动了香港旅游服务输出增长;内地活跃的外贸活动,以及占比近60%与香港相关的投资活动,持续促进了香港物流和金融服务发展,目前服务业在香港GDP中的占比已高达92%。
张建宗表示,如果没有国家改革开放,香港不会从一个制造业中心转型为一个服务业中心。
国家金融改革巩固香港国际地位
1993年7月15日,香港联合交易所内洋溢着啤酒的醇香,现场嘉宾正在举杯庆贺内地首家赴港上市企业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