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投行人士处获悉,今日首发上会的3家公司,2家成功过会,1家被否。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通过;常州银河世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被否。
【相关报道】
日前,第十八届发审委候选人名单的公示,这意味着,第十七届发审委也是首届“大发审委”的任期即将圆满结束。
那么,首届大发审委的战果如何?IPO日报为大家细数2018年1月至11月的IPO审核情况。
通过率54.84%
2018年至今,共有186家IPO企业上会(含取消审核),月均17家。其中1月、4月、7月大发审委委员最辛苦,尤以1月份审核50家的工作强度为甚。整体上,上半年的月平均上会量更多。
1月审核数据不但在数量上领跑,在通过率上也很醒目。
▲IPO制图
上述186家上会企业中,通过企业数量为102家,被否57家,暂缓表决10家,取消审核17家,照此计算的整体通过率为54.84%。
▲IPO制图
单月来看,2018年A股IPO的过会率可谓是低开高走,1月通过率仅为36%,为全年最低,给了许多欲IPO的企业“当头一棒”,通过率于5月攀至全年最高值76.92%,6月通过率回降至55.56%后,又开启了另一波震荡上升的行情,11月的通过率再度升至75%的高值。
“创业板通过率”47.46%
从上会数量看,主板94家,中小板33家,创业板59家,沪深两市数量相当。
▲IPO制图
从过会数量看,主板过会52家,中小板22家,创业板28家,沪深两市数量仍然相当。
从过会率看,主板55.32%,中小板66.67%,创业板47.46%,中小板过会率冲破65%大关,居于三大板块之首,而创业板的过会率仅为47.46%,与中小板差距超过19个百分点。
下半年
二次闯关难度不小
暂缓表决和取消审核的情况相对较少。通俗来说,暂缓表决属于“悬而未决”,企业参加了当次的发审会,但发审委没有明确表示审核结果;取消审核则是企业“临阵撤退”,没有参加当次的发审会,下次排队再上会,或者直接申请终止审核。
2018年以来,上会次数不止1次的IPO企业共上会38起,除了跨期和被否或终止后二度IPO等情形,共有10家IPO企业上会不止1次,共计上会22起,其中,东方环宇和北京宇信上会3次,其余企业仅经历“二审”。
这10家企业的命运却各不相同。
伯特利在取消审核后成功过会,绿色动力、明德生物、康辰药业在暂缓表决后也“顺利上岸”,东方环宇则稍显曲折,在经历取消审核后再经历暂缓表决,最后终于成功过会。
在上半年二度上会的企业是幸福的,通过率达到100%。
7月开始,情况开始急转直下。
上半年先后经历暂缓表决和取消审核的北京宇信,终于在7月迎来了通过的消息,7月初暂缓表决的青岛农商行也在11月成功过会。
而国科恒泰、力邦合信、秦森园林在暂缓表决后,等来了被否的噩耗。
下半年以来,“再战”企业的通过率降至40%。
26家企业等批文
过会后的下一步关卡则是拿到批文。
截至11月29日,2018年已过会未拿批文的企业尚有28家,其中主板12家、中小板6家、创业板10家,对比各自的过会数量,过会未拿到批文的比例从高到低分别是创业板、中小板、主板。不过,11月30日,证监会公布两家企业获得批文,因而,目前已过会未拿批文的企业还有26家。
▲IPO制图
从过会时间看,截至11月29日,11月过会尚未获批的企业共有9家,10月则有5家,9月则有7家,过会日期在3个月内的总计21家,占比为75%。
剩余7家企业里,上会日期在半年前的有3家,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各1家,分别是:甘李药业,4月过会,拟登陆主板;华林证券,2月过户,拟登陆中小板;泰林生物,1月过会,拟登陆创业板。(来源:IPO日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