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标普上调四家地方国企信用 并称省级政府信用在提高

发布时间:2018-11-27 20:34:51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尽管中国面临经济、税收增长压力,但未来一两年内不会有下调行动。

  11月27日,标普对四个地方国企(与地方政府相关实体,government-related entities)采取了上调评级行动。

  具体包括,上调甘肃高速(Gansu Highway )、广东恒建( Hengjian )的评级,将青岛国信(Qingdao Conson )的评级展望从负面上调至稳定,将广州金融控股(Guangzhou Finance Holdings )的评级从稳定上调至正面。

  这四家地方国企既有省属国企也有市属国企,上调其信用评级或展望,源于标普认为中国省级政府的信用水平在改善。

  11月26日,标普全球评级发布报告《中国省级政府信用水平正在提高》,上调了中国“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制度框架”评估,并因此上调了多数省级政府的信用状况评估。不过,该报告不构成评级行动。

  标普全球评级信用分析师刘欣表示:“我们认为中国省级政府信用水平与主权信用水平的关联应该非常紧密(even more closely tied)。因此我们上调了中国‘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制度框架’评估,并因此上调了多数省级政府的信用状况评估。上调之后,目前省级政府信用状况和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有最多四个级别的差距。”

  标普对省级政府信用评估,主要有两方面因素考量,一则为省级政府自身信用状况,包括经济状况、财务管理、债务负担、或有风险、财政状况、流动性等;二则为制度框架,即省级政府所处的制度和法律环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标普获得的该份报告指出,中国从2016年加强对隐性债务的管理,并要求省级政府对所属的地市县级政府债务负责,省级政府在中国财政体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报告认为,中国省级政府偿债能力极强,得到中央政府经常性的转移性支持。“我们不仅认为省政府具有投资级的信用特征,更认为省级政府的最终信用状况和中国主权信用水平是联动的。中央和省级财政体制的特征,有助于缓和某些省份信用状况中的个体信用劣势。”标普指出。

  标普也指出,中国省级政府债务负担较重,潜在债务(underlying debt burden)既包括地方融资平台举借的债务,也包括地方政府自行新举借的债务,这个债务规模要远超官方公布的16.5万亿地方政府债务额度。

  标普指出,尽管中国面临更大的经济增长压力,以及更大的税收增收压力,但短期内中国省级政府信用状况不会恶化;对省级政府采取下调评级行动,触动因素更多来自于主权信用评价。

  不过,他们也指出,对中国主权信用评价采取下调行动,在未来的12-24个月内是不大可能的(unlikely)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