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已从吃饱转向吃好,更加关注营养。但同时,城市人口营养失衡、微量元素缺乏导致健康受损,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11月26日,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副主任、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张春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日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五大机构共同发布2018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指出,粮食不安全状况恶化和各种形式营养不良问题高发的种种迹象令人担忧,明确提醒我们还需开展大量工作;中国在减少营养不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纵观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却在上升。
营养不良仍是全球性问题
按照联合国粮食署的介绍,摄入食物不足或饮食结构不当会引起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导致疾病,反过来,疾病也会引发营养不良。如果某种微量元素(维生素或矿物质)摄入不足,即使摄入足够的食物,依然会引起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问题,在2014年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上有了较为清晰的定义。其中有一种特殊形式的营养不良,就是所谓的隐性饥饿,它指的是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张春义说。
比如,肥胖症患者常常也是隐性饥饿人群,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病风险增加。全球普遍存在的维生素A、碘、铁缺乏以及贫血导致发展中国家每年损失3%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