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正回购悬念再起 流动性要充裕更要合理

发布时间:2018-11-26 09:28:33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央行逆回购连停二十余日,财政“补水”也没到,资金面却在11月下旬突然转松。联系到10月下旬资金面的突然收紧,一些机构猜测,这两次资金面“变脸”可能与疑似的定向正回购操作有关,更有机构从央行公布的资产负债表中找到蛛丝马迹。10月下旬定向正回购操作传闻逐渐浮出水面。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货币政策操作更加突出对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定位,流动性要充裕更要合理,这并不等于说,央行货币政策会收紧,但大幅放松面临约束。未来若继续降准乃至降息,可能仍会以定向的、结构性的方式进行。

  资金面神奇“自愈”

  债券交易员们发现,从11月下半月开始一直略紧的资金面在近几日神奇“自愈”了。

  “11月21日,情况开始好转,到22日资金面已非常宽松,而23日一早就有大量资金融出,资金面全天宽松,供应过剩,资金利率下行明显。”一位交易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这在资金利率的运行轨迹上有直观展现。以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利率为例,自11月15日起,隔夜回购利率DR001步入上行通道,加权均价从2.31%涨至2.60%,但从21日开始转为下行,到23日跌至2.33%;7天期回购利率DR007则从2.58%上行至最高2.67%,21日后逐渐回到2.57%。

  按以往经验,月末因有财政支出形成的“补水”效应,市场资金面通常会经历一个趋松的过程。但财政支出一般集中在月底几日进行,到11月23日,财政投放资金应该还没到位或者还不是很多。一个证据是,上周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未提到财政支出,而以往在财政支出较多的时期,公告里通常会提到这一因素。

  央行也没有在公开市场上投放资金。截至11月23日,央行已连续21个工作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11月初,央行曾开展一次MLF操作,但仅是对到期MLF进行续做,没多投放一分钱。将央行逆回购、国库现金定存等到期考虑在内,截至23日,11月央行反倒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了2200亿元。

  央行公开操作未“放水”,财政渠道的“补水”也没到,资金面却在11月下旬突然转松,这确实很神奇,可能别有玄机。

  正回购到期?

  玄机在哪儿?说到这儿,恐怕不能不提,在10月下旬资金面也有过一次很诡异“变脸”。

  10月最后一天,资金市场“画风”大变,DR001从1.5%一线跳涨至2.4%附近,单日涨幅创下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大值。此前,资金利率处于下行过程,尤其是隔夜品种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