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价格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始终走在改革的前列。安徽各级价格部门发扬凤阳小岗村“大包干”敢为人先精神,在价格改革上,坚持市场化取向,放管结合,实现计划价格体制向市场价格体制转变,建立了市场决定价格机制,价格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价格调控体系总体形成,科学合理的定价制度基本完备,促进了各类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发育发展和健全完善,极大地推动了安徽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各级价格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放管服”改革重点,保持价格总水平总体平稳,加快推进价格机制改革,逐项落地降本减负价格政策,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持续强化涉民价格监管,优化价格公共服务,为加快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营造了良好的价格环境。
40年的价格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促进了社会有效供给的大幅度增加,增强了全省综合实力,极大提高了人民获得感,为安徽经济步入快车道进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价格改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基本实现了价格管理从直接制定价格水平向建机制、强监管的转变,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成效不断显现。
市场决定价格机制业已建立。价格形成机制打破了几乎单纯依靠政府定价的、高度集中的封闭模式,基本实现了向以市场形成为主的、三种价格形式并存的价格机制的转换。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品种和范围大幅度下降,市场调节价在商品价格中已经处于主导地位。经过40年努力,从改革前烧饼油条、针头线脑几乎无所不包实行统一定价,大幅缩减为13大项46个具体定价内容,主要限定在与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从全省市场价格变化情况看,2017年与1978年相比,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由3%左右上升到97%以上。市场价格机制在经济生活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价格改革实现了预期目标,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建立,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调动了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激发了创业创新活力,提高了市场供给能力。
价格结构逐步趋向合理。突出表现在工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明显改善,基础产品相对加工产品价格偏低的矛盾得到根本缓解。1997年与1978年相比,安徽省全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累计上升417.4%,工业品价格累计上升200.4%,采掘工业品价格累计上升369.1%,原材料工业品价格累计上升517.5%;2017年与2000年相比,农产品生产者价累计上升119.5%,采掘工业品价格累计上升80.4%,原材料工业品价格累计上升82.6%,加工工业品价格累计上升23.1%。农产品、采掘工业品、原材料工业品价格升幅明显,均大大快于加工工业品价格升幅,工农产品的交换比价明显缩小。价格结构性调整和改革,扭转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主要农产品、基础产品价格长期偏低的状况,对推动安徽省农业优势、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价格调控体系总体形成。建立起经济、法律、行政3个手段并用并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的价格调控体系。安徽省及省内各地普遍建立了市场价格调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和居民生活必需品、重要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的价格监测制度以及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形成以《价格法》为核心,以《安徽省收费管理条例》、《安徽省价格条例》、《安徽省涉案财产价格鉴定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支撑,以《安徽省价格监督检查办法》、《安徽省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安徽省价格监测管理规定》、《安徽省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实施细则》、《安徽省天然气价格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价格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框架,价格约束机制得到加强,价格监管全面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针对不同时期价格热点,加强市场价格巡查和重点时段市场价格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市场价格违法行为。
科学合理的定价制度基本完备。按照“准确核定成本、科学确定利润、严格进行监管”的思路,初步建立以“准许成本+合理收益”为核心的科学定价制度,搭建了自然垄断行业和公共服务价格监管制度框架。输配电、天然气管输等影响国计民生的行业领域建立起了定价办法和成本监审办法,以自然垄断环节成本监审为重点,不断拓宽监审范围,加大监审力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供水、燃气、出租汽车、公共汽车、污水处理等领域也逐步建立相应定价规则、强化成本监审,为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监管奠定了坚实基础。
价格杠杆促进降成本调结构成效显著。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不断创新价格机制。在降成本方面,通过煤电联动、输配电价改革、电力直接交易以及加强天然气价格监管、加大收费清理规范力度等措施,仅2017年安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用能成本和收费负担80多亿元。在调结构方面,对电解铝、水泥、钢铁企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形成了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的倒逼机制,有力促进了技术提升和能耗下降;全面推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调动居民节约资源积极性;出台奖惩结合的环保电价和收费政策,促进节能减排和雾霾治理。
民生领域保基本政策框架扎实筑牢。坚持底线思维,区分基本和非基本需求,不断完善改革配套政策,保持了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开展平价商店建设,完善生猪价格调控预案,严格基本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价格监管,有效地保障了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同时,织密社会安全保护网,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补贴的针对性和灵敏性增强,已成为民生保障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
价格工作的领域多维拓展。价格改革的实践,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确立了对价格总水平在动态中寻求稳定的观念;确立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确立了对价格行为实行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观念。价格工作已经从狭义的商品、服务价格管理,逐步向生产要素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领域拓展;从以直接管理为主向以间接管理为主转变;从直接管价定费向规范价格行为、建立价格形成机制转变;从只管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向3种价格形式综合管理转变;从单纯的调定价和价格监督检查向调控、管理、监督、反垄断执法、公共服务转变;从城市逐步延伸到农村。价格工作已经覆盖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服务范围扩大到价格信用、监测、成本调查监审、认证、价格纠纷调解、公平竞争制度审查等各个领域。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