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付立春:理解科创板的定位

发布时间:2018-11-20 18:30:36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作为全新的事物,科创板要建设好,首先就要明确它的方向,也就是定位问题。笔者认为科创板的定位,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进行考虑:

  第一,科创板是开启中国资本新时代的钥匙。

  金融乃国之重器,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之一,中国的崛起离不开强大的金融支持。中国经济资本化程度与美国相比相差很远,比德国、日本等银行为主的国家也低不少,中国资本市场的潜力与空间还很大。

  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金融间接融资“去杠杆”后,直接融资领域可能正迎来历史发展机遇,以科创板为契机,开启中国资本的新时代。

  第二,科创板是深化渐进式改革的突破口。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大增量改革,科创板具有突破性,能够解决渐进式存量改革的路径依赖困境,也有助于从根本上化解高杠杆风险。

  科创板自身的建设,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充分吸取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年发展的经验教训,尝试在新路径突破老问题,规则、企业、投资者、中介和监管等全面创新。

  同时,科创板自身的发展,也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立意高远、影响深远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科创板的增量改革,影响并改善其他资本市场也需要时间。

  第二,科创板是扩大金融等全面开放的桥梁。

  科创板不是区域性的,也不只是全国性的,而更应该是国际性的。

  与放开金融外资股权限制、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相一致,科创板真正从资本市场端架起联通海内外的桥梁。

  在这里,首先可以借鉴国际先进交易制度安排,接下来吸引国际主流资本投资,之后引进有实力的国际投行等中介,最终还可以吸引全球的优质科创企业。

  第四,科创板是独立的交易所市场。

  不同于沿袭审核制的创业板,也不同于作为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科创板从上交所的一个板块开始孵化,向着独立的交易所市场发展。

  作为独立市场,科创板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可以对应多层次板块体系。设立初期,可以对照美国纳斯达克的全球精选市场,选择绩优的科技创新企业。稳定成熟后,可以降低上市标准,引入更多企业等参与者。

  第五,科创板与其他资本市场密切联系。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关键一环,科创板的突破创新也可体现在与既有市场的协调。在科创板试点形成雏形后,不妨设立它与新三板、创业板等的转板通道,增加一体化水平。

  CDR等存托凭证市场也可以纳入到科创板的范畴中。让海外企业在科创板与中国投资者进行互动。

  总之,科创板可以为中国的资本、金融、经济等带来巨大支撑。科创板的定位问题影响重大,必须优先考虑。


(文章来源:新三板在线)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