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自贸区扩区专项工作组已成立

发布时间:2018-11-19 09:02:58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2018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五周年。五年来,包括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证照分离等改革举措在内,累计有127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从上海起步,目前在全国已成立12个自贸区。

  从2013年9月至2017年3月,国务院相继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正不断向纵深推进。

  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5周年。

  澎湃新闻从上海市发改委获悉,针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增设新片区问题,上海市委市政府已经组建专项工作组,开展深入研究,将尽快形成建设方案。

  上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扩区是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上海自贸区在五年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突破瓶颈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负责人表示,新片区建设的重点在于‘新’。

  一是对外开放的“新高度”。新片区要选择体现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的领域,深化制度创新的差别化探索,进一步彰显上海的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和开放作为。

  二是制度创新的“新标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区,新片区要在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实施更高标准,发挥好改革开放实验田的作用。

  三是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新片区的制度创新要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聚焦新兴产业和国际市场的发展新态势,显著提升上海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我们将结合上海的优势和国家战略需要深化和推进新片区和当前各片区的转型升级和制度创新。”上述负责人表示,“首先是要在扩大开放上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率先加强探索和压力测试。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一直是支持引导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五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任务梯次展开、系统深化,基础性制度创新落地见效、成熟定型,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明显提升,政府在开放环境下的治理能力显著增强,更大区域的改革发展联动协调推进。

  上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还介绍称,按照中央部署,上海自贸区在五年来推出了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创新,在全国改革开放中发挥了全局性作用和根本性作用。

  如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用一张单子界定了一条边界。这条边界就是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好政府作用的边界,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清单式的改革。

  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用一个系统建立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跨部门的信息互联、共享、共用、互认。不仅提高了国际贸易的竞争力,还提高了中国的营商环境水平。世界银行在最新的《营商环境报告》中就对上海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做了重点推荐。

  如自由贸易账户,用一项功能攻克了一道难题,。这个难题就是既要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化水平,又要切实防范金融风险。FT账户建立了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的资金融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推进了资本项目可兑换相关进程。

  如证照分离改革,用一次突破开启了一个进程。以“照后减证”为抓手,政府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改革的成效。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