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小微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创新、80%的就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是激发小微企业活力、助推小微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事业,出台多项措施支持业务发展。
作为大型商业银行,建设银行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主动承担大行责任,全面启动普惠金融战略,基于对小微企业需求痛点的理解,借助新兴科技,重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拓展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为百姓安居乐业服务。截至2018年9月末,建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9万亿元,贷款客户87.4万户,较年初新增26.9万户,增长44.39%,累计为170多万户小微企业提供超过6.4万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得到领导、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11月15日,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在“解决社会痛点履行大行责任开启普惠金融战略发展新时代”为主题的第191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用金融的力量解决社会痛点,让艰苦创业的企业家们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充分的获得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大银行不服务小微企业就没有未来。建行将普惠金融作为战略来抓,全行动员,高度聚焦。针对小微企业特点,转变打法,运用大数据技术,破解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创新“小微快贷”,打造“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信贷模式,提高融资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实行智能风险管控,建立全流程风控机制,实现履行社会责任和商业可持续的有机统一。同时,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扩展服务外延。成立建行联合大学,建立职业教育联盟,打造企业家、创业者商学院,助力企业发展成长。打造“劳动者港湾”,建设和开放网点共享空间,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歇脚停靠场所,营造普惠金融文化和氛围,重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
实施普惠战略
打造银行经营新格局
作为大型商业银行,建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解决社会民生痛点作为发力点,为大众“安居乐业”探索金融解决方案,培育市场发展新空间。
坚持为国为民分忧的责任担当。建行始终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己任。2018年5月,明确提出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在巩固好传统优势的同时,聚焦“双小”(小行业、小企业),作出战略调整。至此,正式推出住房租赁、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三大战略”,以金融科技作为重要支撑,以住房租赁助推百姓安居,以普惠金融服务大众乐业,引领智慧生活,让金融变得更有温度,助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
拓展和深化普惠金融理念内涵。建行实施普惠金融发展战略,不仅是履行大行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也是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内在要求。通过战略实施,改变传统做大企业、大项目的思维定式和运营模式,引导全行将战略重点转向大众市场,深度拓展小微、双创、涉农、扶贫、住房租赁等民生领域,用普惠金融可复制可持续的模式,建立长效经营机制,既主动承接社会责任,又赢得未来市场。
加速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围绕服务“双小”,建立长效性政策机制,并在机构设置、人员安排、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如安排专项贷款规模,配套和挂钩激励费用,调整核心指标考核权重。建构由上而下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广泛调动各基层机构力量,下沉服务重心,全行近1.5万个网点均能开展小微企业服务,不断加大普惠金融特色机构建设,提高网点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运用金融科技
构建普惠金融新模式
建行运用金融+科技,打造了数据化、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破解小微企业征信难题,大幅提高贷款可得性。
运用大数据分析,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资信不完整是制约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行注重内部挖潜和外部共享并重,依托“新一代”核心技术系统,打通全行不同渠道、不同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对小微企业和企业主信息的系统整合,同时广泛联通税务、工商等外部公共信息,以大数据手段精准分析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为小微企业融资有效增信,推动批量精准获客。在此基础上,从交易、结算、纳税等场景切入,围绕小微企业实际需要创新定制系列产品,形成分类分层的产品体系,客户来了“总有一款适合你”。
再造业务流程,构建“三个一”模式提效率降成本。创新“小微快贷”,实现自动化审批,构建“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信贷模式,大幅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综合成本。“一分钟”融资,即一分钟以内完成贷款申请到支用的全流程操作;“一站式”服务,即可通过“建行惠懂你”APP实现在线测额、预约开户、身份认证、及贷款申请、签约、支用、还款等一站式办理。“一价式”收费,即除贷款利息外,无担保、过桥等费用,随借随还,按日计息,真正做到“一次定价,费用全清”。
智能风险管控,提高可持续服务能力。将风险底线和风控标准嵌入系统,建立大数据选客控险、模型化系统排险、智能化预警避险等全流程风控机制。以贷后预警为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处置,大大减少坏账损失。互联网大数据和银行长期风控经验的耦合,确保了小微信用体系兼具开放性和稳健性,找到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小微快贷”已累计为超过45万客户提供5300多亿元贷款,不良率保持较低水平。
发挥大行优势
拓展普惠服务新空间
建行发挥客户群体庞大、经营板块多元、渠道网络丰富等优势,积极推进与政府、核心企业等合作,不断拓宽普惠金融服务覆盖。
依托“双大”客户,批量服务小微企业。发挥近2万户大企业客户的基石作用,借助其平台、渠道、信用、链条优势,将金融活水从“双大”(大行业、大企业)引流向小微企业。创新供应链网络银行服务,通过信用转换和交易增信,实现对产业链条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目前,已与630多家核心企业合作,累计向2.47万家链条企业发放近4500亿元网络供应链信贷资金,其中80%都是小微企业。
构建“裕农通”模式,打通农村服务“最后一公里”。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签署合作协议,面向网点机构尚未覆盖的县域农村,推出“裕农通”服务模式,创新实践与供销社、通信公司、卫生诊所等合作,为农户及涉农小微商户提供集“存贷汇缴投”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打破了地域阻隔,延伸了服务的触角和半径。截至2018年9月末,全行建立“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12万个,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服务活跃农户1016万户。
整合集聚资源,助力“双创”企业。依托科技创新中心、创业创新金融中心等专业平台,整合政府、产学研及各类金融机构的资源和力量,做好需求对接,推出“FITO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