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黄益平:着力四方面制度改革 缓解融资难融资贵

发布时间:2018-11-17 14:57:45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17日在2018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现在的利率不能市场化,加剧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正规金融部门来说,利率市场化就可以增加对民企的金融服务;相反,人为压低利率,反而会减少对民企的服务。”

  黄益平指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但我国这一问题更加严重。之所以如此,与我国的金融政策扭曲有很大关系。

  “正规部门的融资难和非正规部门的融资贵同时存在,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政策抑制加剧了这个问题。”黄益平说,最近民企融资难问题的进一步恶化,部分原因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所导致。客观讲,这些强监管措施都是必要的,但其所要求的监管全覆盖和去杠杆的政策目标,直接导致了非正规部门金融交易的萎缩,如今年上半年,影子银行交易减少了两万亿元左右,这对民企造成非常大的打击。

  近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金融对民企融资的支持力度,在黄益平看来,这些政策只能在短期内缓解民企融资难问题,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仍需从四方面制度建设着力。

  一是需要放弃一些行政性思维。行政性手段短期是可用的,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根本性的思路应该是市场化策略,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和市场化的风险定价。现在的利率不能市场化,加剧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正规金融部门来说,利率市场化就可以增加对民企的金融服务;相反,人为压低利率,反而会减少对民企的服务。

  二是对于个别企业在特定时期,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手段给予扶持,比如融资担保和贴息。但关键在于这个责任应由政府承担,至少是由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承担,而不是一股脑地强加给商业金融机构,一旦如此,以后这笔账是算不清楚的。

  三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获客难、风控难方面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简单地说,就是线下靠软信息,线上靠大数据。实际上,最佳的模式可能是线上线下相结合。

  四是监管部门应该大力支持市场化的、服务民企的、风险可控的金融创新,如发放牌照、开放征信系统、解决远程开户的问题。黄益平强调,在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上,数字金融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