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来了就不愿离开 欧盟企业广东“情结”

发布时间:2018-11-14 09:16:15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外企众多的广东,依旧魅力巨大。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发现,有企业刚刚完成在深圳的投资,设立了在华首个物联网评估中心;也有企业即将在广州成立科创中心,并寄予厚望。还有企业虽然受到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但并不愿离开,而是调整了业务布局。

  商业机构的人士也表示,根据他们的调查,与往年相比,今年留在广东的外企比例几无变动。

  而更多投资项目正在路上。就在11月12日,德国医药化工企业默克集团与广州开发区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华南地区的创新发展。根据协议,默克将于广州国际生物岛设立广东创新中心。

  此前的7月,德国巴斯夫集团也将一个总投资达100亿美元(约合696亿元人民币)的项目意向落子广东。这也是巴斯夫最大规模的对外投资。

  留在广东的欧盟企业比例与往年差不多

  在广东的外企中,欧盟企业尤多。2015年,时任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的史伟大使对媒体表示,大约有3000家欧盟企业在广东设立了公司。

  第一财经记者从中国欧盟商会华南董事会也了解到,全国大概有1600家欧盟商会的会员企业,其中广东就有300家左右。

  为配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的召开,加强广东与欧洲国家的务实交流合作,11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欧盟商会、德国工商大会在深圳举办“2018中国(广东)-欧洲投资合作交流会暨德国企业走进广东推介会”。

  会上,一组数据得以公布:广东省与欧洲的贸易往来十分密切。2017年,双方进出口额达7697亿元,占中欧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3%,同比增长12.1%,欧洲对广东的实际投资额达8.4亿美元,广东对欧洲的实际投资额达2.5亿美元。

  双方的经济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今年1~9月,广东对欧盟进出口额达到893.0亿美元,增长7.3%;截至今年9月底,欧洲在广东累计投资项目达3998个,实际使用外资170亿美元,广东在欧洲累计实际投资42.4亿美元。

  目前,欧盟企业对在广东投资仍然兴趣浓厚。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马晓利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虽然企业的投资计划是机密,但是与代表团交流后发现,他们很多人会继续在广东投资,有些会加大投资力度。

  中国欧盟商会华南董事会主席刘畅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广东的投资环境好,当地政府提供的服务比较专业、透明。“在中国的欧盟企业停留时间最长的就是广东。根据欧盟商会历年的商业信心调查,八成以上的欧盟企业都会继续留在广东。今年也差不多。”

  这背后是强劲的业绩支撑和众多的潜在合作机会的存在。根据中国欧盟商会华南分会今年6月底发布的2018年《商业信心调查》年度报告,由于中国中产阶层对于高品质商品和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因素,近七成欧洲企业2017年在华取得强劲财务业绩。与此同时,不少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令人瞩目,尤其是华南企业,这让不少欧洲企业感受到了压力,也激发了与中国企业在更多方面展开合作的愿望。

  看好潜力纷纷增加投资

  默克集团高级副总裁、全球企业事务负责人彭兰博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默克集团在中国已经有85年的发展历史了,希望未来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方面与中国企业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彭兰看好广东的商业机会,也看好广东在科技创新上的巨大潜力。她说:“我们之前在以色列建立的机构很重要,现在我们对在广州设立的这家创新中心也寄予厚望。”

  默克广东创新中心位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位置,周围有众多科技公司、初创企业、大学、研究所和相关设施。双方计划将默克的先进技术和专业经验与初创企业、学术机构、商业伙伴及当地政府等合作伙伴相融合。

  在大型制造业领域,今年外企在广东一个标志性的投资合作事项是,德国巴斯夫集团与广东签署了一笔金额巨大的投资协议,备受业界瞩目。

  2018年7月,这家全球化工巨头与广东省签署了非约束性合作谅解备忘录。依据备忘录内容,巴斯夫有意向在广东省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建设全球领先的一体化石化项目。

  这是迄今为止外商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重化工生产基地。

  业内评估,巴斯夫作为德国的一家老牌化工企业,有着严谨的长期战略规划,这一举措必然符合他们的长远利益,不然不会拿出这么多真金白银。同时,巴斯夫看好广东的投资环境,是毋庸置疑的。

  其他行业也在加大对广东的投资力度。刘畅的另一个身份是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公式V集团广东分公司的总经理。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他所在的企业在深圳龙华区设立了物联网技术评估中心。

  他介绍:“这家评估中心刚刚揭牌并投入运营。我们是家百年老店了,这是我们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物联网技术评估中心。”

  为什么选择深圳?刘畅说,深圳是知名的创新重镇,不断有最前沿的科技诞生,他们集团可以及时获知最新的科技动态,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产品和服务;此外,广东聚集了他们一批优质客户,而深圳可以辐射整个华南乃至粤港澳大湾区。

  营商环境受好评

  在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

  习近平指出,为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4月份我宣布的放宽市场准入各项举措,目前已基本落地。中国已经进一步精简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减少投资限制,提升投资自由化水平。”

  学者在做市场调研时,也发现中国市场尤其是广东对外企的吸引力显著。

  前不久,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和美国商业机构接触时,对方的调查结果让他颇为意外。“华南美国商会今年做了一份研究报告,是关于美国企业在中国城市选择最佳投资目的地,结果广州位居第一。”

  他认为,如果要调查广东的外资企业营商环境,美企具有代表性。

  彭澎和日本企业接触时,也遇到类似的结果。“一家专门为日本企业提供在中国注册登记等一条龙服务的机构人士告诉我,虽然有些日本企业有点动摇,但是大多不愿离开。”

  这和广东的综合营商环境有关。珠三角是世界制造业基地,产业配套完整性强,又有港口等基础设施,物流发达,进出口便利,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之类的大型展会也长期形成了外界联系机制。此外,广东人口众多,购买力强大。

  今年9月,广东省又正式公布了《广东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下称“外资十条”)。新政策重点围绕基层和外商在市场准入、财税、用地等方面的核心关切,提出允许在九大领域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对外资企业境内利润在粤再投资项目给予奖励、对重大外资项目全额奖励用地指标等针对性更强、支持力度更大的新举措。

  广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外资十条”修订版最大亮点之一,是允许在九大领域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包括专用车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船舶设计、制造和修理等。这些领域原来仅限于合资、合作,且设有股比限制,现在全部取消了。

  彭澎说:“目前,真正撤离的外企不多,即便有个别搬到越南等国家,产业基地也还是留在这里。”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