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财政部证监会点名批评14家上市公司内控报告 长生生物在列

发布时间:2018-11-09 20:23:19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日前,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对沪深两市3485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2017年度内部控制报告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发布《我国上市公司2017年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下称《分析报告》)。

  报告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因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存在不同的问题,而被两部委点名批评。

  《分析报告》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容存在多方面问题。部分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后又进行了修订。例如,富控互动(600634)、日出东方(603366)均发布了修订版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前后矛盾或者同年报冲突。尤夫股份(002427)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第五部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其整改情况”中指出其 6 个缺陷均属于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但是第七部分“内部控制评价结论”却指出上述 6 个缺陷有 4 个属于财务报告重大缺陷,2 个属于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

  山东地矿(000409)盛运环保(300090)*ST 大控(600747)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也存在前后矛盾的地方。鸿达兴业(002002)、*ST 墨龙(002490)、东富龙(300171)的年报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披露的评价范围占比不一致。

  《分析报告》称,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不真实,未能充分披露存在的缺陷。

  例如,长生生物(002680)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均有效,但是实际却发现其存在生产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行为。

  此外,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不够详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详细程度存在差异。重大及重要缺陷的整改不力,部分上市公司的缺陷没有得到有效整改。

  例如,ST 生化(000403)连续三年披露其存在使用个人账户管理公司现金的缺陷;海南海药(000566)连续三年披露其存在个别客户销售授信控制制度及到期催收制度执行不严格的缺陷;亚星化学(600319)连续两年披露其因环保问题被处罚;山东金泰(600385)连续四年披露其存在未能及时给员工发放工资和缴纳社保的缺陷。

  《分析报告》建议,对于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相关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在检查时要针对不同的行业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对于内控不健全、有内控制度但执行不力的公司,要加大处罚力度。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

  财政部数据显示,总体来看,在3485家上市公司中,共有3245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93.11%。其中,3177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结论为整体有效,2602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内部控制审计,并有2596家被出具无保留意见。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上市公司得到有效运行。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