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前三季度并购额井喷 中企瞄准巴尔干半岛投资机遇

发布时间:2018-11-03 08:34:45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地处亚欧大陆交汇处,文化、经济和政治的交织与冲突让巴尔干地区在历史上数度留名,也令它的经济发展受到诸多限制。但近年来,随着该地区区域发展倡议的出炉和营商环境的改善,这片新兴的投资热土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关注。

  2018年前三季度,已公布的中国企业对巴尔干国家的并购交易共7笔。日前香港商会也赴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开展商务考察,与塞尔维亚工商会及罗马尼亚中国工商会分别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巴尔干半岛国家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税收和劳动力成本较低,有很大开发潜力。我们鼓励香港企业在这些国家旅游、餐饮服务、度假村、金融、服装和跨境电商等领域开展投资合作。”香港商会会长萧惠君10月25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

  香港和内地企业可携手

  萧惠君告诉记者,近年来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政局平稳,与中国外交关系好,是商会向香港企业推介的重点。

  “美国市场越来越封闭,我们需要开拓新空间,‘一带一路’提供了这样的机遇。” 萧惠君说,在这方面,香港和内地企业可以携手并进。“在基础设施领域,香港企业(如港铁)管理水平较高,内地企业在实操上更具经验;制造业方面,内地企业有很多工厂生产线,而香港在金融、法律、保险等专业服务领域具有优势,内地和香港企业可实现优势互补,合作走出去将有更强的竞争力。”

  安永税务合伙人陈伟权持有类似看法。此次香港商会去考察,安永也随同前往。“安永已在塞尔维亚、罗马尼亚设立了分支机构,这次跟随香港商会考察,更多是协助客户在当地不同行业找到投资和落地机会。我们的客户里,无论是大型央企还是民企,都对这两个国家非常感兴趣。” 11月1日,陈伟权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事实上,随着“16+1”合作框架及“一带一路”倡议相继落地,中国企业与巴尔干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早已加大了合作力度。中企在该地区钢铁、矿产等领域的投资热度也不断攀升,最引人关注的交易包括2016年河北钢铁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Smederevo)钢铁公司等。据报道,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农业公司等标的正受到中企关注,不少并购项目正在洽谈中。

  汤森路透11月2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已公布的中国企业对巴尔干国家的并购交易共7笔,交易金额达26.20亿美元,同比增长4978%,是中企过去10年在该地区并购交易总额(11.56亿美元)的两倍。其中紫金矿业集团斥资14.6亿美元收购塞博尔铜矿项目63%股权,海信集团收购了斯洛文尼亚家电制造商Gorenje约95%股权。

  相较之下,2018年前三季度,欧盟对巴尔干地区的并购交易额为34.11亿美元,俄罗斯对巴尔干地区的并购交易额仅为0.36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巴尔干地区日渐活跃的身影也引起了欧盟关注。今年4月,埃森哲大中华区资源事业部董事总经理陈城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国家电网收购希腊电网部分股权后,欧盟能源部长召开了紧急会议,预计未来对欧盟基础设施的投资都将上升至欧盟层面讨论决定。“在这以后,巴尔干半岛上(并购)其他的电网项目可能会比较困难,但是发电方面并不会受到影响。”

  西巴尔干国家尤被看好

  巴尔干地区日益吸引投资者,一大原因是近年来一系列经济改革制度让该地区营商环境不断提升。10月31日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上,马其顿总体营商表现排名第10,巴尔干地区其余国家也均排在前50名内。

  报告指出,马其顿通过降低土地开发的费用,使得建筑许可项目成本降低。科索沃是2019年开办企业的最佳地点之一,排名第13位,其次是摩尔多瓦(第14位)、斯洛文尼亚(第38位)、塞尔维亚(第40位)。

  这让企业家在巴尔干地区国家的投资信心大大上升。区域合作委员会(RCC)委托机构调研撰写的《巴尔干晴雨表报告2018》显示,巴尔干地区公众情绪指数上涨了7%,从2015年的35%上升到2018年的42%。

  而对中企而言,巴尔干半岛国家还是进入西欧高端市场的门户。“比如罗马尼亚已是欧盟成员,企业在罗马尼亚设点,便能以此为跳板,辐射整个欧盟。”陈伟权对记者说。

  正处于入欧谈判阶段的西巴尔干国家尤其被看好。在当前的欧盟文件中,“西巴尔干”主要指塞尔维亚、 波黑、马其顿、黑山、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其中塞尔维亚和黑山已开启入欧谈判,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有望明年开始谈判。

  近年来公共投资和消费增加刺激了西巴尔干国家的增长。世界银行2018秋季《世界经济展望》预计该地区2018年和2019年GDP增长为3.5%。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西巴尔干国家新增就业岗位数超过9万个,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

  在8月举行的一次西巴尔干领导人会议后,欧盟扩大事务专员约翰内斯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