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年,中国再次进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年度十大改进经济体之列。
10月31日晚,世界银行发布《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强化培训,促进改革》(下称《报告》),比较了全球190个经济体针对国内企业的营商监管环境。
《报告》显示,中国在过去一年共实施了43项改革,这些改革让中国在全球营商环境的排位从上期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上升了32个位次,这也是中国在世行这份排名中的史上最大升幅。
统计显示,自世行发布《2007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以来,中国共三次进入十大营商环境改进国,分别是2007年、2008年和2019年,其中,2007年,中国的排名由第108位上升至第93位,升幅为15位;2008年则由第93位上升至第83位,升幅为10位。
史上最大升幅
支撑今年这一史上最大升幅的,是改革力度的加大。
为了准确详尽地评估各经济体的营商环境,世行着重考察10个指标: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
《报告》把上海和北京作为评估中国营商环境的样本城市,其中,上海权重为55%,北京为45%。
仅以上海为例,去年12月以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就企业反映的营商环境具体问题先后做出近20次重要批示。
此外,2017年年底以来,上海对上述10项主要指标逐项研究,进而出台实施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以及10个专项行动计划。一个完整的政策包,带来的是每一个指标的改善。
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在“开办企业”和“获得电力”两个领域,中国取得的进展尤为显著。
其中,开办企业的办理环节从原来的7个压缩为4个,办理时间从原来的22天缩减到9天,这使得中国这一指标的排名从去年的93位,一下提升到了28位。
获得电力的办理环节从原来的5个缩减为3个,平均用时由原来的145天缩减到34天,小微用户获得电力接入成本由原来的19.2万降为0元。目前,中国、日本和阿联酋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三个电力接入全免费的国家。这些努力也使得中国的这项排名从去年的98位跃至14位。
除此之外,获得施工许可办理环节由原来的23个缩减至19个,办理时间由原来的279天缩减至169.5天,办理费用由原来的近20万元减少至7万元;不动产登记时间由原来的28天大幅压缩至9天办结;跨境贸易货物从抵港到提离全流程时间实现48小时进口通关,单证办理时间从原来的54小时压缩至24小时办结,进口环节边界费用由原来的790美元大幅下降至335美元,出口单证办理时间压缩了50%。
“执行合同”指标中国实现了全球排名第6,持续保持在全球经济体领先水平,也是中国排名最靠前的指标。根据《报告》,中国解决商业纠纷的平均耗时为496天,成本占索赔额的16%,远远好于经合组织高收入经济体平均耗时582天和占索赔额的21%。
此外,在“保护少数投资者”这一指标的排名上,中国从原来的第119位,提升至64位。
“这是十项指标中唯一没有通过减少环节、降低费用和缩短时间等改革措施,而获得大幅提升的。而且,国家的上位法如公司法、证券法也没有修订,我们完全是通过积极配合证监会,以务实细致的努力,而使这项指标获得显著提升的。”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罗培新说。
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提高了企业对经营自由和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的可预期性,进而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
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上海全市新设市场主体307811户、同比增长13.9%,日均新设企业1333.5户、同比增长12.97%。就密度而言,目前上海每千人拥有企业居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第一。
营商环境的改善对于外资的吸引力也非常强劲。今年1~9月,上海市共新设外资项目3704个,同比增长17.8%;吸引合同外资(含增资)336.23亿美元,同比增长20.4%;实到外资129.43亿美元,同比增长2.1%。
“新设外资项目数、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实现‘三增长’。”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说。
新的改善已经开始
排名第46位,也意味着中国依然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真切地看到了其他经济体在营商环境改革上的力度和成效。”朱民说。
世行就提出,中国在“办理施工许可证”领域目前排名第121位,仍有提升空间。在中国,企业修建一座仓库办理所有许可证和授权需要完成20项程序,而东亚太平洋地区平均为15项。
“我们会对照10个指标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已经推出的措施要注重提高企业的感受度。”朱民说,只要是合乎市场规律的,都可以进一步完善。
上海市工商局方面表示,下一步将大力推行无纸化全程电子化登记,以进一步缩短办理营业执照的时间。
此外,上海还将积极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增加企业办事时电子营业执照的使用场景,力争在缩短时间、简化材料、降低成本等方面有所突破。
而此次“办理破产”指标中国的排名略有下降。上海市高院方面表示,按照世行的评价理念和方法,相关改革举措的实际效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步显现,提升得分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验证期。上海法院将继续推动相关工作,以补齐市场退出机制短板、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事实上,中国对于营商环境的优化以及“放管服”改革,并不局限于世行的这10个指标。不过,朱民表示,世行建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方法论表明需要更加注重跨部门的流程整合,这也促进了上海政府部门在服务理念上的改变。
比如,上海的营商环境改革聚焦减时间、减环节、减成本,不针对特定行业或部分企业,而是以企业为核心,以办事全流程便利为目标,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
今年一下子提高了32个位次,明年又会如何?
朱民表示,有信心明年取得更好的结果。
《报告》涵盖的数据止于2018年5月1日,也就是说,这之后几个月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将在明年的排名中有所体现。
比如,在获得电力方面,截至9月底,上海全市共完成接电小微企业8878家,平均接电时间大幅压缩至4.2天,节约客户投资9216万元。客户办电“获得感”显著提升。
2018年是上海营商环境改革年。朱民说,下一步,上海将以“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为目标,持续、全面、深化推进营商环境改革,释放上海营商环境的制度生产力,全面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