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降低社保费率的同时应规划配套措施

发布时间:2018-11-02 09:08:14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在人社部10月31日召开的2018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透露,将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研究提出继续降低社保费率具体办法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具体方案。

  这对企业而言应该是一个好消息。诚然,此消息一方面略为舒缓了很多企业经营者的缴费压力,另一方面也会让社会公众思虑到好几个后续问题。例如,社保缴费率总体上需要下调多少才足以减轻企业负担?这种下调是否仅为暂时措施,如果不是暂时措施的话,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是否能成为有意义的替代?未来如何确保退休金发放水平能保障“基本生活”?

  考虑到当下的形势,人社部门在此时暂时调低社保缴费比例值得支持,因为这符合社会保障制度协助个人和社会共度时艰的本义。社会保障制度设立的目的,通俗易明地讲就是为了“积谷防饥”,对于个人而言,学者称此机制为“平滑消费”;对于国家而言,原理相似,就是在经济上行时期重视积累,在经济前景不看好的时候拿出积累满足基本需要,为下一个周期“枕戈待旦”。在当前形势下,降低社保缴费率,应有望减轻企业的成本压力,增加经营过程中的可周转资金量。基本的经济逻辑是,当企业经营顺畅,就业的情况也会好。

  当然,究竟要降多少才足以让企业感到舒一口气呢?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据多个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看,目前名义的社保缴费率较企业平均的缴费率高出约10%,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企业按最低基数为职工参保。但这种做法在明年社保由税务部门征收后,将无法继续。因此在外界的建议之中,其中态度最进取的声音,是希望把缴费率往下调到10%左右。

  然而,一些后续的问题可能也随之而来,大幅调低缴费率(主要受冲击的必然是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险)是当下减少企业负担的必要之举,但这种下调究竟属长期性还是暂时性,是全国性还是地方性?如果这只是暂时性的纾困措施,考虑到经营投资的周期性问题,应为企业建立一个合理的预期。亦即,未来恢复原征收比例将依据什么经济指标决定,宜尽早公布,减少不确定性因素。

  如果这是长期措辞,要考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日前,有报道引述一些专家观点称,退休保险的政策原意仅为“保基本”,降低缴费率才便于其“多层次”发展,尤其是让职工有空间选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保险来增加保障。这种意见显然指向长期性和全国性地降低社保缴费比例。

  但是,当中的现实困境也比较明显。一方面,由于我国普通职工的收入水平并不高,从以往的经验看,更多职工并不愿意再拿出一部分投到企业年金中去,在降低社保缴费比例后这个习惯是否会改变,实在难以令人乐观。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的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与积累制的个人账户的结合,下调缴费率可能就要以降低即期的基本退休金水平作为代价。姑且不论老龄化情况如何,现在大多数普通退休职工领的退休金是否有足够大的下调空间,有必要引起重视。这里一个比较显而易见的解决办法,是财政拨款补足差额,但其可持续性需要更充分的研究来论证。

  社会保险有财富再分配的功能,征收上也有强制性。从财富再分配功能这个角度看,理论上看必定有部分高收入群体不乐见,他们会更希望使用积累制甚或商业险,这都可以理解。同时,由于征收上是强制的,“保基本”成为应有之义,但关键是“基本”如何界定?积谷就是要防饥,在当前形势下社会保障制度不但应暂时下调缴费比率,还应确保各类待遇均及时足额发放,其它长期性的调整则属其机制的结构问题,可能还需要更充分与周全的考虑。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财经导报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财经导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联系电话: 13618342042(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618342042 邮箱:1679273423@qq.com 如未与财经导报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财经导报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 财经导报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